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提出,初中數學教師,開始注重學生在創造性能力上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創造性能力不僅是新課程中的重要要求,同時還是教師在教學中的教學目的。因而作為初中數學教師,要能夠注重在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了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在學習數學中的創造性能力,教師就必須采用適當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高教師在教學上的效果和質量。因此,本文就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創造性能力培養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創造性
對于初中數學這門學科,其屬于一門邏輯性較強的課程,因而為學生的思維在創造力方面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在初中階段,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在邏輯、抽象和相關概括能力上的提高,從而進一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為了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創造性能力,作為數學教師,就需要通過自身在教學中的不斷探索和實踐,并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來采取合適的方式。
一、 創造性的相關概念和內涵
對于創新,其作為活動主體的人所從事而產生的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動。而所謂的創造性思維就是指自身所具有的創見的思維。在實際生活中,利用這種創造性思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系進行揭示。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夠使得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對相關問題進行獨立的思考和分析,并在此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的探索知識。比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創造性思維,來掌握在教學中的數學知識,這不僅能讓學生對相關的數學問題進行系統的分析和闡述,同時還能夠對公式或者其他定理再次“發現”和再次“證明”。這些都足以體現出學生應用創造性思維而產生的學習效果。由此可見,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 初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創造性的策略
作為初中數學教師,為了能夠進一步的提高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綜合能力,我們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來采取相應的策略,以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一) 創設情境,進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其要想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在數學上的思維能力,首先就要改變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創設情境的教學法來進行教學,這種創新型的教學方式的運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因而其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能夠積極引導學生從已有的數學知識出發,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來設置符合學生知識心理的前置性小研究,讓學生在已有的數學知識基礎上導出新的數學知識,同時與學過的舊知識進行相應的比較,進而能夠區別異同。如教師在教學“三角形”這節內容時,其可設置課前小研究,比如數學課本中關于三角形有關的線段,其可以設置問題來讓學生尋找三角形中的角平分線、中線、高。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二) 啟發學生進行發散性的想象與思考
對于發散性思維,其在實際應用中主要就是強調對問題在不同層次和角度上的思考。對于這種思維,不僅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還為學生在面對各種類型的問題時提供幫助。因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其在實際教學中要能夠注重對學生發散思維的訓練,以便能夠進一步的提高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比如,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P是線段BD上一點,A、C分別是y軸和x軸上兩定點,當PA=PC時,求P點的坐標。對于這種問題,一般學生想到用兩點間的距離公式來求。教師可以啟發他們還可以用函數的方法求。因為PA=PC,所以P在AC的垂直平分線上,那么我們可以先求出AC的解析式,再求出它中垂線的解析式,然后求出這條中垂線與BD的交點坐標就可以了。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三) 采用數形結合的模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就需要改變教學方式,根據教學實際內容采用數形結合模式來進行。這種教學模式主要是針對書本上數學比較抽象的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數形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時,能夠讓抽象的問題變得形象化、具體化,從而讓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化。比如有這樣一道題,在等腰直角△ABC中,∠A=90°,D、E在邊AB、AC上,且AD=AE,AB=10,AD=4,連接DE,當△ADE繞著點A旋轉時,CE的取值范圍是多少?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畫圖,把問題轉化為點C到⊙A上的點的距離,然后利用數形結合的方式來解決。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使得問題變得簡單形象,而且還更好的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進而培養了學生創造性的數學思維能力。
(四) 注重學生在動手能力上的培養,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對于初中學生,其還處于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因而教師在教學中講解問題時,如果能夠讓學生親自動手,這樣能夠更好的激活學生的思維。在自己動手過程中,通過手腦并用的方式,通過實際的操作和實踐,加深他們對數學問題的感知和理解。因此,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給予學生足夠的動手實踐的機會。如在圓錐的側面積和全面積的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將圓錐的側面和底面展開,從而進一步發現它們之間的聯系,完成本節的學習任務。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轉變原有的單一模式,這樣能夠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有效的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
三、 結語
綜合上述,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的創造性能力,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發展,因而作為初中數學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創造性能力方面的培養。為了能夠進一步的培養學生在數學問題中的創造性能力,教師首先需要在教學中選擇合適的方式。至于采取何種方式來培養,則可以按照上述方式進行,即創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的想象與思考,采用數形結合的模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以及注重學生在動手能力上的培養,進而強化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等方式。通過這幾種方式,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擴寬學生的知識面,還極大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而滿足當前新課程的教學要求。
參考文獻:
[1] 卞繼軒.初中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07:246.
[2] 王娟.初中數學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赤子(中旬),2014,03:140.
作者簡介:
劉紅梅,江蘇省南通市,海門開發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