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春
摘 要: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分類指導”,就是在備課時要以學生為主,依照課程標準的要求,根據學生的實際,規定不同層次的要求,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給予不同層次的輔導,組織不同層次的檢測。以實現課堂中教學、學習、發展同步和協調進行為宗旨,力求各層次學生在適度、緊張、愉快氣氛中獲得最佳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分類指導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7-001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010
長期以來,初中數學教學,由于受班級授課制的束縛,教師從備課、授課、作業、輔導、考查到評價,很少顧及好、中、差各類學生的智能差異,均采用“一刀切”“一鍋煮”的教學方式,使得優生吃不飽,中等生吃不好,后進生吃不了。為此,根據我從事數學教學多年來的經驗,針對現代初中生的特點,教育環境和教育工作特點,談談關于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分類指導”課題的一些想法。
一、多方位考查,搞好學生分層
1.內容包括學生的智能、技能、心理、成績、在校表現、家庭環境等,并對所獲得的數據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分類歸檔。在此基礎上,將學生分成好、中、差層次的學習小組。在實施分層教學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在班級上公布好、中、差學生的名單,真正使學生在學校里處于主體地位,發揮其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保持樂觀的態度和信心,實現學生分組的意義。教師掌握各類學生層次后,學生的座位按優中差搭配的原則編排。這樣便于學生互助互學,便于組織優良生輔導中后進生,使學生生活在和諧的學習氣氛之中,共同奮發進取。
二、分層備課,確定分層目標
改變過去“一刀切”的做法,對后進生采用低起點,先慢后快,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辦法,把教材的訓練目標分解成有梯度的幾個分目標,允許后進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逐步達到大綱的要求;對優生則允許他們超大綱、超進度學習。擬訂各層次教學要求既不能過高,增加教學難度,加重學生負擔,使學生消化不良,喪失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大綱要求,過分放慢教學進度,完不成教學任務。力求準確地把握各類學生的認知“最近發展區域”,較好地解決“吃不飽”與“吃不了”的矛盾。如要求后進生掌握主要知識,學會基本方法,培養基本能力;要求中等生熟練掌握基本知識,靈活運用基本方法,發展理解能力,探究能力等;要求優生深刻理解知識,以及基本知識所反映的基本思想,靈活運用知識,培養創造能力發展個性和特長。
三、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備課從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學時間、教學步驟、教學方法到實驗準備課都堅持與好、中、差各類學生的實際相適應。強調針對性,既保證“面向全體”,又兼顧“培優”“補差”。
1.分層質疑、啟發思考。將知識分成若干個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獨立學習活動逐步解決問題。教師要注意把握提問的策略,讓各類學生均有輸出信息的機會。通常在講授知識時提問中等生,教師可以利用他們在認識上的不完善,把問題展開,進行知識的研究;在突破重、難點或概括知識時,發揮優生的作用,啟發全體學生深刻理解。
2.分層作業、鞏固提高。學生作業分課內、課外兩類。課內作業全班統一標準,統一要求。后進生經過努力也能完成。課外作業則分層設計。一是拔尖提高題,即是根據優生學習水平和教材內容設計的要求較高、難度較大的題目;二是鞏固練習題,即是根據中等生設計的,一般指教材后的習題;三是放緩坡度題,也就是根據后進生的學習水平和教材內容,將難度較大的課后習題分解成幾個小題或給予具體提示。這樣,既緩和了后進生學數學難的狀況,切實減輕了后進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又增強了他們求知的積極性。
3.分層輔導、培優補差。輔導實行分類型、多形式的輔導。一方面側重于完成現階段學習任務,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這類輔導以不增加課時,不搞全班性補課為原則,進行多形式、多層次的輔導。具體地說,對后進生采取個別輔導的方法,輔導內容從最低點開始,提倡“三超”,即舊知超前鋪墊,新知超前預授,差錯超前抑制,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思考,完成學習任務,掌握學習方法,逐步形成自學能力;對中等生采用分組討論、教師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長補短,逐步提高自學能力;對優生除給予較多的獨立思考和個別點撥外,主要通過成立興趣小組,組織參加各種數學競賽來滿足他們的求知欲。輔導內容主要是拓寬、加深,以可接受為原則,不受大綱約束。另一方面側重于發展學生的個性,激發興趣、愛好,培養其優良品德和創造才能。對中、后進生主要讓他們參加動眼、動口、動手;而優生主要培養其思維、想象、創造的能力。
4.分層考查、查漏補缺。過關考查是根據數學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命題,實行分類考查。每份數學試卷都包括基本題、提高題和深化題三大類。基本題是面向全體學生設計的;提高題是供后進生選做,中等生和優生必做的;深化題是供中等生選做,優生必做的。分類考查后,根據數學考查的不同結果,采用不同的矯正措施。對沒有過關的學生,除通過補課、個別輔導、建立幫學小組等方法進行幫助外,還組織平行檢測,對在平時檢測中達標的學生給予肯定、鼓勵,讓學生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確保各類學生都能達標。
5.分層評價、形式多樣??疾橹螅o學生于適當的評價。對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業、考卷、回答問題,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對學習有困難、自卑感強的學生,要多給予表揚評價,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使他們看到希望,逐漸消除自卑;對成績一般的學生,采用激勵評價,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們不甘落后,積極向上;對成績好、自信心強的學生,采用競爭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嚴謹、謙虛,更加努力拼搏。
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分類指導”可以大面積提高學生的素質,轉化后進生,培養優生,充分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又突出了教師主導,強化了課內外的結合,真正把學生從“滿堂灌”“齊步走”“題海戰”中解放出來,減輕了學生沉重的課業負擔,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他們的全面素質。
參考文獻:
[1] 芮文艷.初中數學實施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實踐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11).
[2] 李長青.新課程下初中數學實施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實踐研究[J].教學月刊(中學版),200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