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摘要:在對語言學習的整個周期內,詞匯量的豐盈程度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詞匯,表達為零。所以詞匯學習是至關重要的。教師應該運用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游戲中積累更多的詞匯,通過新穎的方式來使其更加主動。教師可以運用的方法包括:看圖識字,“摘蘋果”“兒歌學習”等手段,用低年級學生喜歡游戲競賽的心理,在游戲中學習。
關鍵詞:興趣識字;低年級;識字教學
一、 引言
低年級處于一個由口語學習轉為書面語學習的階段,在這一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枯燥的識字教學成效較低,應利用游戲、競賽等手段增加識字教學的趣味性,在這一階段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擁有更多的詞匯積累,進而為之后的閱讀與寫作奠定基礎。
二、 寓教于樂,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一) 激發學習興趣
由于低年級學生心智發展還不成熟,不能掌握復雜的思維運算。在學習時需要將其中涉及到的讀音、字義、筆順等聯系起來,這對其來說具有很大難度且易感到枯燥。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將識字教學賦予趣味性,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更好地掌握與理解所學詞匯。因此,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探索來對各種方式進行總結,分析出一套更有創意且新穎的方案來吸引學生,從而使其積極性得到調動。
(二) 游戲識字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在游戲中識字不僅增加趣味性,也可以擴大詞匯量,其中兒歌算為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如蘇教版一年上冊中的上學歌:“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么背上小書包?我去上學校,天天不遲到……”教完學生這首歌,再與學生解釋歌曲中的元素,如小鳥、花兒等,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
在游戲學習中,氣氛最為活躍的莫過于競賽學習,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在小組榮譽的刺激下,學生會積極參與游戲。組織游戲并將其命名為“摘蘋果”,其中可以融入多媒體,將蘋果樹投影出來,而后在每個蘋果上標注一個生字讓學生拼讀,拼讀正確即可摘下一顆蘋果,最后通過比較小組蘋果個數決定此次的小組競賽冠軍,并給予相應的獎勵。這個方法可以用于學習生字也可以用于復習學過的詞匯鞏固學生的記憶。以蘇教版一年級上冊“日、月、今、古”為例,將其中的生字通過投影儀投射出來,使趣味性得到更深層次的提升,呈現出踴躍搶答活躍氣氛。
(三) 看圖識字
看圖識字是較為直觀的方案,教師可以使用新穎有趣的工具展開教學。漢字中有大量的象形字,許多都是較為基礎和簡單的,如“土、日、月”等具有表意性的文字。如“山”字,老師可以出示“山”的圖片,讓學生有一個直觀的印象,圖文并茂,很快地記住“山”的字形和含義。
三、 培養自主識字能力
(一) 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低年級階段,就應該培養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意識,為其未來發展積蓄養分。讓其擁有自行處事的能力,加強對工具書的應用,在不懂的情況下多請教字典這個“無聲的老師”。
(二) 總結漢字規律,提升識字技巧
教學時,結合實際狀況,利用拆解、組合等方法讓學生領悟漢字構造的相關規律,從而掌握靈活的識字方法。如在學習“苗”字的過程中,可以這樣引導學生理解:田間長了草,那是植物的幼苗。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還可以讓學生記住字形和字義。在學習相似的一組字的過程中,加強引導,讓學生領會其中存在的規律,如“池、溪、洋、海、湖、河、江”這一組字,都與水有關,所以偏旁都是三點水。此外還可以通過對形聲字的列舉,讓學生根據其部首來判斷其所包含的意義,反之還可以明確意義后記憶部首。
(三) 增加學生閱讀量,鞏固識字效果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利用造句等方法鞏固學生識字效果,還應推薦適合學生年齡圖文并茂的兒童讀物,通過閱讀,深化詞匯記憶,達到鞏固記憶的效果。通過對各種課外讀物的閱讀,來使其閱讀水平得到更深層次的提升。
四、 走進生活,識用結合
(一) 利用生活中的實物學習
低年級的學生的形象記憶會比較好,抽象思維記憶則較弱,老師可以根據學生這一思維特點開展活動。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小組,讓學生在教室里的物品上貼上物品的名稱及拼音,哪個小組貼得多就給哪個小組以相應的獎勵,學生不僅可以在貼上標簽的過程中學習,在之后的課余時間,也可以組織學生去認字,比一比誰認得快認得多。在家中,家長也可以協助孩子將家中的物品貼上標簽,每一次看到這個標簽都加深了孩子的記憶。
(二) 利用招牌、廣告等識字
在對漢字展開教學時,不應被課堂所局限,應該引導通過大自然和生活來強化學習效率。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學習的素材,例如車站牌、廣告標語、招牌,如“永輝超市”、“購物中心”、“正新雞排”、“肯德基”、“水果店”、“愛護小草,人人有責”等。老師與家長應該引導學生去發現、認識這些漢字,尤其是家長,可以主動告訴孩子廣告、招牌的含義和讀音,需要耐心地反復告訴孩子,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學生就擴大了詞匯量。
(三) 學以致用,交流展示
學生在生活中學會了漢字,老師可以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活動給學生創造交流與展示的機會。如每周固定一個時間,定下本周要圍繞什么主題分享自己認識的漢字,可以是關于蔬菜、水果、動物、家電的主題,讓學生在生活中收集這些詞匯,最后交流識字的成果,老師每周評出一個“識字小能手”稱號,使其榮譽感被激發。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對各種實際狀況展開調查,充分明確學生所具備的思維,從而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法與計劃。在此階段的學生,無法長時間保持注意力的幾種,極易對內容感到枯燥,在此狀況下應利用多樣的方案,運用類似合作學習等新穎的方案,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詞匯的學習不應局限在課堂上,老師應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習多認識一些漢字,也可以在這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識字的樂趣,讓他們快樂地學習,則被動學習會轉化為主動學習。
參考文獻:
[1]孫霞霞.淺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趣”[J].才智,2012,(24):58.
[2]王玲.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初探[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9):525.
作者簡介:
陳燕,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柏廬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