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中學數學的教學目標更加著重于對學生解題能力和數學思維的培養。而解題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中學數學教師對于中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筆者通過參考大量相關學術文獻以及結合自身教學經驗來探究出一些培養中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教學方法。本文主要闡述培養中學生解題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數學解題能力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解題能力探究;審提能力培養
一、 培養高中生數學解題能力的重要性
數學無論是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還是在高中教育階段,都是一門重點學科。這無疑也是很多學生最頭疼的一門學科。不得不說數學是一門抽象度、嚴謹度、思維性都較強的學科。尤其在高中階段,知識點更加抽象,計算量的要求也越來越大。一些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對數學有很強的畏難心理。高中數學教材中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而且有一些知識點比較分散,但是在高中數學的考試題目中,一道考試題目涵蓋了眾多知識點,以及很多數學解題思想。方法和知識點二者稍有偏差,都會造成解題錯誤。在教學當中,經常有學生會有一個疑惑,就是自己所有的概念和公式都記得很清楚,但是在做題時,卻經常不知道該怎么來解題。完全沒有思路可言。這樣的學生并不是少數。還有的學生只要老師講的類似題目都會做,但是只要再稍微改變了一些條件,就會手足無措。這都是沒有掌握解題方法所導致的。
在新課改沒有實行之前,“題海戰術”是很多學生都在用的方法,結果卻是不盡如人意的。沒有掌握方法,即便是每天做大量的習題,自身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數學思維,沒有對一道習題舉一反三,只是一味地想要以量變實現質變,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個磨刀的過程就是我們掌握方法的過程。因此,培養中學生數學解題能力,才是中學數學教師教學的重中之重。
二、 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教學策略
1. 概念的拓展
高中數學教材中有大量的公式和定義、定理要記憶和理解。這其中不乏一些比較抽象難懂的定義。這就需要教師在講授新的概念時,盡量做到深入淺出。讓學生們更容易理解概念的含義。并且學會將以往學過的知識點關聯起來,比如在學習余弦函數時,可以先帶大家來復習一下正弦函數的知識,由正弦函數來引出余弦函數。再對比二者的差別。這樣既帶著大家復習了正弦函數的知識,又讓大家更加理解了余弦函數的特點。從而來讓學生們將自己以往所學的知識進行拓展,加深理解。
2. 審題能力的培養
審題是解題的第一個步驟,也是學生們最容易忽視的一個步驟。中學數學題目往往字數較少,很多學生們都會因為粗心而忽視了仔細審題的重要性。因為審題馬虎而丟分的狀況不勝枚舉。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們數學解題能力時,必須要強調審題的關鍵性。中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身體力行地為大家示范審題的過程。讓學生們學會仔細查看每一個已知條件,仔細挖掘隱藏的條件,理順題目的邏輯結構,再進行仔細作答。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離不開教師的示范和叮囑。
3. 數學思想的培養
高中數學中有七大數學思想,數形結合思想是七大數學思想中最常用到的思想。在高二的數學考試題目以及高考的考試題目當中最常見到。在初中數學的學習當中,數形結合思想就已經在考試當中有所滲透、只不過初中數學的知識點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涉及的圖像和圖形都比較形象,便于學生們來理解。高中數學的數形結合思想相比初中來說,更加抽象不容易理解。這就要求高中數學教師要在習題講解的過程中,做到細致的講解。并且時刻注意到學生們的課堂反饋效果,及時解答學生們的疑問。
講解題目時,也要做到舉一反三,將題目發散和拓展,來讓學生們自己解答。鍛煉學生們的發散思維和拓展思維。提升自身的解題能力。
4. 引導學生總結解題錯誤
大部分數學教師都會一直強調讓學生們自己建立一個錯題本,總結自己在以往做題中所犯的錯誤。但是經過筆者一直的觀察和統計,真正堅持將錯題整理出來并且經常翻看的同學并沒有多少,還有一些同學整理了一些錯題,也將正確答案記錄了。只是卻從來沒有用心去總結過。大部分學生的自律性還是不夠好,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好多學生并沒有仔細考慮過自己出錯的原因,過分執著于將正確的解題步驟機械化掌握,這也是思維定勢形成的原因。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強調機械記憶的弊端。所有類型的題目,雖然解法類似,但是機械的記憶是一個很大的誤區。所以在講解習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找出一些學生們的經典錯解方式拿出來與正確答案進行對比。幫助學生們分析出產生錯解的原因,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們對于考查知識點的正確理解和把握。
教師們在課下需要經常與學生們交流,了解學生們的學習狀況,和解題狀況。只有真正地了解了學生們的盲區,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們的數學解題能力。
三、 小結
新課改的到來,使得所有工作者和家長們都意識到了對于學生解題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古語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魚”是教師教授學生知識,清晰并且明確地為學生解答困惑,是一個教師應該具備的專業素養。但是“授人以漁”是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自己的教學,讓學生都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培養出學生獨立解題的能力。“授人以漁”在比“授人以魚”意義重大的同時,也需要教師在掌握好自身的專業知識基礎上,付出大量的心血與教研才可以做到。
參考文獻:
[1]劉一飛.探究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J].高中數理化,2013,(06):98-102.
[2]劉志青.芻議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探析[J].課程教育探究與實踐,2016,(5):56-58.
作者簡介:
王天龍,云南省楚雄市,云南省楚雄州大姚縣實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