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鵬
摘 要: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地發展,新媒體技術正在改變著大眾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也為黨建工作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宣傳展示平臺。同時,在新媒體如此迅猛的發展勢頭之下,我國高校黨建工作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隨之帶來了黨建工作方法途徑的改革,引入新媒體技術對其創新,適應時代潮流,才能將我們的黨建工作提升到更高的層次當中。本文在對當前高校黨建工作進行調查的基礎上,就新媒體時代黨建工作的探索與實踐進行了研究,旨在促進黨建工作在新媒體時代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黨建工作;探索實踐
近年來,我國現代科技飛速發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得到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全新的新媒體信息時代。新媒體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多樣化、個性化、共享化、實時化,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渠道增加,傳播形式多種多樣,不被時間空間所限制,為廣大用戶構建了一個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平臺。對于思想更加活躍的高校黨建工作來說,適應文化潮流,探索新媒體環境下黨建工作的更有效途徑,已經成為高校黨建工作的一個重要挑戰。
一、新媒體時代黨建工作現狀
1.十九大報告提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但在實際工作中,少數高校忽視了黨建工作,一些黨員出現了學習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動力不足、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不強等嚴重問題,甚至還有個別黨員在網絡上發表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不當言論。這些都說明:在某些領域,黨的領導地位在不同程度上被削弱了。2.至今仍有部分高校堅持“圍繞教學抓黨建”、“重教學、輕黨建”等錯誤的指導思想,忽視了黨建工作在諸多工作中的核心地位。黨建隊伍人才匱乏,高校黨員,特別是學生黨員對黨建工作難以提起興趣,面對黨建工作,積極性、主動性不強,導致黨建工作難以在高校之中真正大力推展開來,黨建工作質量更是無從談起。3.黨建工作宣傳力度小,宣傳效率低下。新媒體時代的部分高校黨建工作,并未有效利用好新媒體技術的優勢,而仍沿用傳統模式、方法開展工作,或是簡單的拉幾條橫幅,貼幾張宣傳畫報就認為完成了黨建工作宣傳。這種流于形式的表面工作未能及時將我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和大政方針傳達至普通大眾,簡單應付了事的敷衍態度非常不利于高校黨建工作的健康發展。4.黨建工作機制不健全。一些高校對黨建工作的管理體制仍在逐漸完善之中,相關獎懲制度也不健全,再加上少數高校對黨建工作的不重視導致對基層黨組織長期疏于管理,黨員逐漸偏離組織缺乏歸屬感,黨建工作很難得到有效開展。
二、新媒體時代黨建工作面臨的挑戰
一是新媒體技術的挑戰。新媒體是建立在互聯網大力發展的基礎之上,是具有較強專業性的一項技術。當今時代注重改革創新,已經不再是一項技術產品“獨領風騷數百年”的時代,更新換代的速度可想而知。這種改革創新對高校的黨建工作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主要體現在高校部分年齡較大、思想較保守的老黨員身上,這些老同志對新媒體技術不感興趣,學習速度也相對較慢甚至產生抵觸心理。因此,新媒體技術不能完全的在高校黨建工作中得到普及,運用在黨建工作之中的效果也不盡如人意。
二是思想認知領域的挑戰。在絕大多數高校之中,黨建工作的主要開展內容是對黨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發展黨員等,以直觀的方式向黨員傳達我黨的最新理論成果,錘煉黨員的政治覺悟和黨性原則。但從目前情況來看,新媒體技術將我們帶入了一個自媒體時代,處處都有“麥克風”,人人都可“發聲音”,同時也出現了很多“鍵盤俠”,其發表的言論真可謂無下限,導致網絡上充斥著大量負面信息,損害者我們普通大眾的思想認知,這也是我們意識形態領域最大的挑戰。甚至,部分黨員的理論修養不夠,不能清醒地認識到這些負面信息的深層次危害,“三觀”逐漸發生了改變,對高校的黨建工作加大了一定的難度。
三是黨建隊伍建設的挑戰。新媒體時代是一個信息共享的時代,在網絡平臺上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信息交換,開展黨建工作的具體人發出信息的同時也是信息的接收者。新媒體作為近些年的新起之秀,發展勢頭迅猛,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并不十分完善,給一些不法分子帶來了可乘之機。從近些年的新聞報道我們也可以看到,法律對于網絡上的詆毀、誹謗等不實言論的約束力都相對較弱,不法分子見此更為囂張,甚至激發尖銳矛盾。這對于我們黨建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也是高校黨建隊伍建設的不穩定因素之一。
三、新媒體時代黨建工作對策
第一,依靠新媒體技術加強黨建工作的宣傳。負面信息是以網絡為媒介進行傳播的,而且傳播速度快而廣,部分黨員容易因自身理想信念不堅定而對黨的建設工作產生懷疑,對黨的最新理論成果認識產生偏差。因此,高校也可以依托新媒體技術在網絡上進行宣傳,將黨建工作信息及時傳達到大眾視野當中,在“潤物細無聲”間改變大眾對于黨建工作的印象,這種宣傳方式成本低、效率高。因此,在日后黨建工作中可以以此為主要宣傳途徑。
第二,依靠新媒體技術改變黨員干部的學習方式。高校黨員可以依靠新媒體對黨建知識進行學習,利用新媒體技術優勢將黨建知識轉化成圖片或視頻的方式在線發送給黨員同志,解決時間和空間等的限制。一些老黨員、老同志對此也能更好的接受,達到及時學習掌握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的目的。
第三,依靠新媒體技術掌握黨建工作的輿論話語權。活動在網絡上的人員真可謂魚龍混雜,各種信息良莠不齊,其中不乏許多不實言論正沖擊著我們普通大眾的思想認知。在新媒體技術條件下,高校大學生又是思想最活躍的一部分,往往對這種混淆大眾視聽的負面信息沒有正確的鑒別力,很容易出現思想認識上的偏差。因此,高校黨組織應抓住網絡媒體的輿論話語主動權,引導黨建工作輿論往健康方向發展,嚴厲打擊不良信息,以我黨的最新理論成果覆蓋網絡媒體,在網絡媒體中占據主導地位。除此之外,高校可以建立自己專有的微信公眾號,通過微信平臺及時發布我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等思想正確、有利黨建的正面信息,方便廣大黨員進行理論武裝,提升理論水平。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黨建工作在新媒體時代雖面臨著不小的挑戰,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我們完全可以化壓力為動力、化被動為主動,將新媒體技術正確地運用到黨建工作中去。高校黨建工作應牢牢把握此次機遇,制定周密的發展計劃,完全可以大膽地利用新媒體的便利來宣傳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宣傳我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和正確主張,使高校黨建工作既有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又有方法途徑的改革和創新,提高高校黨建工作的質量,從而有效維護黨在各項工作中的領導地位。
參考文獻:
[1]吳琳琳.新時期國家教育考試管理機構黨建與思政工作創新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03) :55-56.
[2]王慶龍.互聯網環境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對策研究[J].廣西師范學院, 2016(06):23-24.
[3]王樂園.國有企業文化構建與黨建工作創新路徑探究[J].中國市場,2015(11):88-89.
[4]尚振梅.微信自媒體平臺在國企黨建工作中的運用探析[J].現代國企研究, 2017(06):65-66.
[5]曲貞.國企黨建與企業文化建設的共有內涵和共促策略[J].科技創業月, 2013(03):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