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付彥蕊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多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開始在我國興起。微課以其獨有的優勢受到了眾多教師的青睞,將其應用到高中數學教學中,不僅為傳統的教學課堂帶來了新的活力,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了他們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高中數學教師在使用微課進行教學時,可通過同步教材微課設計,使其與教學融合得更為緊密和科學。對高中數學“同步教材微課”的內容設計與教學整合進行了重點探究,希望為高中數學教學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高中數學;同步教材微課;內容設計;教學整合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的教與學活動全過程。為了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高中數學教師應努力促進微課與高中數學同步教材的深度融合,打破傳統教學方式,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
一、高中數學同步教材微課概述
高中數學同步教材微課是以學生對教材進行同步性、個性化學習為目標的微課,是互聯網支持學生隨時隨地、個性化學習的載體。該微課教學是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教學新形態,體現了師生、生生在數學信息交互下實現個體深度學習的實踐模式,滿足了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教師在教學中通過為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提供微課,為其自主學習提供平臺,促進其認知經驗的學習和分享,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此同時,教師可利用微課建立教學與學習資源庫,促進高中數學高效教與學的同步發生。高中數學同步教材微課與其他微課相比,與教材聯系得更加緊密,不僅順應了學生碎片化學習、移動化學習的學習潮流,還引發了學生對點狀知識的深度思考,對散亂知識的結構化建構,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高中數學同步教材微課的內容設計與教學整合策略
1.將微課運用到預習環節中
目前,在高中生中存在著預習不得法的現狀。基于此,教師在教學中可采用微課指導學生預習。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新知識所需的銜接知識點設計制作好微課,讓學生在課前先看此微課,為新課做好準備。教師在利用微課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時,可羅列本節課學生要完成的學習目標、教材中的重難點和疑點,通過讓學生提前知曉和學習重難點,打通其第一關,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例如,我在教授“函數及其表示”時,就利用了微課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在羅列了本節課要學習的重點難點之后,我利用微課的動畫演示、圖表連線等方式生動形象地解釋了其概念,降低了他們理解的難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將微課運用到課堂學習中
高中數學教師在利用同步教材微課進行授課時,不應忽視課堂這一主陣地。教師可在制作教案、教學總結、教學導入、教學反思、概念呈現等環節中插入微課,通過對知識點深入淺出、動態明朗、由表及里的展現,來使小課堂發揮出大智慧。如在新課導入中教師可以根據新課知識點設計新穎、有趣的問題,做個簡短的引入片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新課的講解做好鋪墊。
例如,我在教授“函數模型及其應用”一課前,提前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狀況進行了了解,并以此為依據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數形結合的思想,根據數學問題的條件和結論來實現數與形的有機轉化。在新課導入環節,我利用微課出示了變形的楊輝三角,在看到這一圖形時學生一臉茫然,不知道所謂何物。當我出示第二幅圖片時,他們才恍然大悟,由此,也深刻理解了數學家所說的“數缺形時少直觀”這句話的真正含義。這樣的課堂導入,既充滿懸疑感,又緊貼數學教材,有利于轉變學生思想,提高其學習積極性。
3.將微課運用到課后復習中
課后復習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利用微課展現教材中的重難點,針對其課堂中生成的新問題、新疑惑來更新微課內容,并設計一些微練習,以此來檢驗其課堂學習成果,并利用微課的暫停、重播等功能,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高其學習效率。
如,教師可將課外輔導的習題講解制作成微課,上傳到班級QQ群、微信群共享,讓學生下載觀看和學習,學生可通過觀看微課習題講解,及時了解自己的知識點掌握情況,對于不會的習題,可利用視頻的暫停、重播等功能反復學習,直到學會為止。這種方式,可有效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總之,由于網絡學習具有諸多的優勢,如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不受其他同學的影響等,受到了眾多學生的喜愛。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來進行數學的學習,有利于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如,對于已掌握的習題和知識點,可以快速閱讀,而對于那些還未掌握的習題和知識點,可以跟據自己的情況合理學習。所以說網絡微課的利用,既解決了教師課外作業輔導時間少、內容多、沒有足夠課時為學生處理疑惑的問題,又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可謂是一舉多得。
參考文獻:
[1]劉殿李.微課教學,高中數學教學新理念:以高中《立體幾何中的向量方法》教學為例[J].數學教學通訊,2016(30).
[2]黃海明.微課學習在高三數學復習課中的運用:以《集合的概念與運算》復習課為例[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電子版)中學版,2015(6).
注:本文系2018年邢臺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課題名稱:高中數學同步教材微課設計與應用研究,課題編號:1701200。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