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云瑩
摘 要:本項目通過對杭州服裝企業對電商、微商人才需求的調查分析,明確電商微商人才是服裝企業需求重點,現階段需求強度較大。并對高校構建創新性、復合型服裝電商微商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研究,課程建設和企業培養相結合的應用模式,提高專業對創新性、復合型服裝電商微商人才培養水平,增加電商、微商環境下杭州服裝產業集群優勢。
關鍵詞:需求導向 校企合作 產教融合 精準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8(b)-0209-02
1 服裝電商微商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分析
在我國在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型的過程中,急需一大批在生產一線、基層管理層中具有創新能力、具備精湛專業技能、能夠解決生產操作難題的高端技能型拔尖人才。而高職教育培養的高技能型復合人才在企業人力資本中需求中是數量最多的一種,它直接影響到企業創新技術的應用和產品質量的提高。因此,高等職業院校在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同時,有責任也有能力參與技術技能型拔尖人才的培養。未來零售行業將呈現電商、微商和傳統零售等多種業態的復合型人才需求,現階段尤其是創新性、復合型服裝電商、微商人才的缺口更大,無法滿足服裝產業轉型升級對人才的需求。筆者在深入分析服裝電商、微商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對多名杭州中小服裝企業家進行深度訪談,發現現階段電商、微商人才是服裝企業需求重點,需求強度較大,而現階段校企間的合作多數以院校為主、企業為輔的臨時性、短期性聯合,存在教學項目來源不足、教學內容與實際需求脫節、雙師型教師不足、人才培養目標單一、畢業生不適應社會、管理體制與機制不靈活,而服裝電商微商人才相關培養課程內容不完善、校企未能形成有效的協同育人機制等問題。
2 創新性、復合型服裝電商微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應用
2.1 “以需求為導向、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養模式
對高職創新性復合型服裝電商微商人才進行合理定位是培養出人才的前提和關鍵。高職創新性復合型服裝電商微商人才,是指面向服裝電商管理、服務一線,具有一定創新精神、應變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發展型人才,人才特點主要表現為良好的職業素養、熟練的職業技能、高超的技術工藝水平、技術的創新應用能力等方面。從這一認識出發,本文對高職創新性復合型服裝電商微商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探索與實踐。從產業轉型導致人才不適應的問題入手,從企業和學生實際需求出發,將社會需求和學生需求有機結合,學校和企業深度融合,共同培養創新性、復合型服裝電商微商人才。
以時裝零售與管理專業為例,進行了創新性、復合型服裝電商微商人才培養試點,根據職業教育思想,定制個性化人才培養方案,實施了個性化培養的“項目團隊”“興趣團隊”“競賽團隊”“科研團隊”等師生團隊,把“以需求為導向、校企合作共建”的理念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將人文素養和職業素質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校企形成利益共同體,將學院的專業優勢、人才優勢與企業核心優勢和技術優勢相融合,學生就業競爭力顯著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快速提升,獲國家省市技能大賽多項,畢業生對口就業率達85%以上,畢業三年內自主創業率全校領先達8%以上;師生聯合申報立項省市多項課題和獎項;專業建設成效明顯,人才培養質量贏得了社會高度認可。
2.2 服裝電商微商人才培養課程內容重構改革
2.2.1 形成“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機制,解決校企融合問題
現階段校企間的合作多數以院校為主、企業為輔的臨時性、短期性聯合,且多停留在技術研發、實習基地、企業技術人員入校授課等較淺層次形式,缺乏長期的綜合性合作,未能形成有效的協同育人機制。
本專業依托校企合作理事會,找準校企的利益共同點,建立企業與學校、學生合作的動力機制,形成“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機制,如“訂單化個性化培養人才”“達利服飾零售人才儲備”“服裝零售與管理創業淘寶平臺”等。推行校(學校、學生)企為主體,政行參與的“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機制,合作企業實際參與專業設置、服裝電商人才方案制定、網店微店課程開發、項目合作等深層次合作,實現服裝零售與管理專業“技術、設備、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同步發展。
2.2.2 構建產教融合教學體系,解決專業教學與產業需求契合問題
現階段有的高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過程中,缺乏用人單位的實際參與,沒有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專業教學內容形式陳舊,理論、實踐不統一,與產業需求脫節。
本專業以企業和學生需求為導向,通過對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的歸并、梳理,從崗位、任務和能力三個維度進行課程定位,將人文素養和職業素質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全過程。校企專家每年共同確定專業課程與實訓項目,建立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專業貼合、能力拓展”的課程體系。通過舉辦“服裝電商品牌校園特賣會”“服裝網店、微店運作與管理”等課內與課外自主創業實踐等項目,對學生進行前置性的電商銷售熏陶與訓練,培養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習慣,實現人才培養由課內向課外延伸,開發學生智慧潛能,促進個性發展和健全人格。將校內實訓平臺和校外實訓基地聯動,實現服裝零售與管理專業教育教學和企業需求“無縫對接”,構建服裝網店、微店運作與管理能力逐步提升的產教融合教學體系。
2.2.3 實施服裝網店、微店人才培養試點,解決人才精準培養問題
現階段校企間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缺乏標準精準定位,學生缺乏融入企業文化準確接口,傳統課程體系與學生職業成長規律缺乏準確匹配。
本專業以企業和學生需求為導向,與達利中國服飾有限公司、JAC服裝有限公司、杭州海琪服裝有限公司、杭州尼特維爾服裝有限公司等開展服裝網店、微店人才培養試點。通過“技能+創業+競賽”一體化服裝微商電商人才工作室培養模式,采取校企“雙師”制精準培養“高素質、多技能、專電商”的具備良好品德和職業道德的創新性、復合型服裝電商微商高端技能人才。
3 結語
“以需求為導向、校企合作共建”的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應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采取真實情境網店實踐教學改革,致力于給學生創造真實的產業化課程環境。學生置身于真實的網店市場環境,一改傳統的封閉式課堂與校園灌輸式教學方法,實現“知識與技能,課堂與工作室,學校與社會”的多向延伸。構建產教融合教學體系,解決專業教學與產業需求契合問題,通過專業對接市場,實施服裝網店、微店人才培養試點,把企業項目構思和實施融進教學,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企業全程參與評價,真實項目確定、網絡銷售過程指導、網銷產品選擇、成績評定全程與校內老師共同評價,體現評價的立體化與高度市場化。形成了一整套涵蓋創新性、復合型服裝電商微商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課程建設和教學組織管理的實施方案,為服裝電商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提供了理論啟示和實踐借鑒。
參考文獻
[1] 張勝冰,吉宇.中部現有人才結構與產業結構調整的矛盾及策略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08(4):79-81.
[2] 呂秋怡.李剛.淺析電子商務中的多渠道營銷模式——以微信營銷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16(4):58-98.
[3] 史朋飛.服裝電子商務發展淺析[J].企業導報,2016(19): 193.
[4] 牛繼舜,林亦欣.服裝企業線上線下銷售矛盾分析與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4,9(9):100-102.
[5] 趙明媚.議電子商務條件下市場營銷理念的創新要點[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