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蘭
【關鍵詞】 數學教學;課堂小結;有效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4—0111—01
課堂小結雖然在一堂課中只占幾分鐘,有時可能只是幾句話,但它卻是課堂教學的必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好方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遺漏的地方,學生們也可能會有知識點疏忽的地方,通過課堂小結,師生可以互相彌補,進而完善 。如果學生能理解和掌握小結,進而學會自己小結,對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獨立性將十分有益。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際,就如何進行數學課堂小結的類型進行探討。
一、總結歸納式
這是比較傳統也比較有效的一種小結方式,教師用精準的語言對教學內容和重點知識提綱挈領般進行總結和歸納,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結構和網絡。
例如,在學習“認識三角形”時小結如下:1.三角形的定義;2.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定理;3.三角形內角和定理;4.三角形的分類;5.三角形的角平分線;6.三角形的中線;7.三角形的高;8.三角形三邊關系。通過歸納式小結將所學知識化繁為簡,化零為整,從而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和教學效率。
二、結合現實情境
數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適時創設故事情境進行課堂小結,能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認識到數學學習是一種需要。這樣生動形象的課堂小結, 能幫助很多學生突破難點, 同時鞏固整節課的知識要點。
例如,在小結“隨機事件”時,通過讓學生發揮說一段故事、概括各種事件,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 深一層地理解數學的本質, 掌握課堂的重點與難點。
三、開拓思路,大膽猜想
教師應該在小結內容中增加開拓教學思路的創新,培養學生的猜想能力,主要是鼓勵學生們靈活運用,舉一反三。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內角和”后,課堂小結可以嘗試提問學生:四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五邊形呢?多邊形呢 ?在學生分析出四邊形可以分割成2個三角形,五邊形可以分割成3個三角形時,就能輕易得出四邊形的內角和為360度,五邊形的內角和為540度,從而引發學生對多邊形內角和的求知欲。
四、巧編口訣
巧編口訣可以改善課堂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利用口訣的方法將枯燥的定義及公式趣味地編在一起,既能夠學生深刻地記憶所學知識,也能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小結“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時,通過師生互動研究特殊角的正弦余弦值的表示形式以及正切值的表示形式,發現并編了順口溜:一二三,三二一,三三一三。這三句話中前二句分別是30度、45度、60度角的正弦、余弦值分子根號下的值,分母全部為2,后一句是30度、45度、60度的正切值。對學有余力的學生還給出了余切值的口訣“三一三三”。由于歸納及時,順口溜簡單有趣,學生記憶深刻,教學效果很好。
五、問答法
在課堂教學即將結束時,教師設置一些有一定討論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見,并匯報,在熱烈輕松的氣氛中完成小結任務。
例如,1.感覺這節課時間長還是短?(心理參與)2.有什么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課堂亮點)3.你最大的體會是什么?(學習收獲)4.你有什么想法嗎?(引導反思)
六、章節小結
回顧一章中所學到的全部內容,將所學到的內容貫穿起來,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鏈,把握各個知識點的內在聯系,把零碎的知識點放在整體的知識框架中理解和思考,將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每一個知識點,形成清晰的知識結構,并可以從中掌握更多的、開拓性的新內容、新知識。在緊張的學習中,稍稍停留一下,回顧之前的知識,也是為后面即將學到的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精心設計課堂小結,對于提高課堂的效率和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課堂小結,使整節課首尾呼應、完美和諧。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