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平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氣氛;寬松;和諧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9—0090—01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學實踐證明,讓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一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思維敏捷,提高接受知識的能力,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二能有效調節(jié)語文課堂的活力,開發(fā)學生智力,陶冶學生情操,優(yōu)化語文的教學效果。那么,如何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民主、和諧的小學語文課堂氣氛,進而提高課堂教與學的效益,實現教學目標呢?
一、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體現人文特點,營造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氣氛,是新課改下語文課堂教學的又一項主要內容。只有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以平等合作者的身份互相信賴、尊重、合作,形成互動、交流的一種學習平臺,才能讓學生放下心理負擔,進入輕松、愉快的理想狀態(tài),高效高質地學習,從而讓語文課堂煥發(fā)出它應有的活力。在教學中不難發(fā)現,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在促進良好的師生關系中起著重要作用,且能有效幫助師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在和學生交流《小英雄雨來》中的小雨來的英雄事跡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想想他們在影視作品或者文學作品中見到的小英雄,和他們相比小雨來的英雄表現在哪里?于是學生們紛紛說出了幾個《小兵張嘎》中的張嘎、王二小、《雞毛信》中的海娃等等,甚至有的學生還提到了《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在和學生進行激烈的討論中,你會發(fā)現學生們在找到了這些小英雄的共同特點外,還抓住了雨來機智多謀的特點,以及幫助別人躲過日本鬼子追殺的感人經過。然后筆者問學生,雨來勇敢嗎,為什么?學生都爭先恐后地答:勇敢!筆者接著再問學生,從課文中我們發(fā)現,除了跳河逃走外,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引開敵人,保全自己和他人?學生們聽到這樣的問題,大膽地想象,思考,甚至細讀課文,尋找線索。這樣的語文課堂,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還能展現語文課堂的魅力和活力,使課堂氣氛輕松、愉快,師生關系融洽、和諧,從而誘發(fā)學生自由表達想法,發(fā)揮自己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和智慧,營造語文課堂的寬松氣氛。
二、認真傾聽學生的發(fā)言、提問
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一般都是教師一講到底,學生不要說表達自己的想法,有時候連提問的機會都沒有,整個課堂學生只是一個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似乎只管你裝了多少,至于懂不懂似乎是學生的智力問題,跟教師的教學沒有關系。這種缺乏靈活性的教學方法,不但讓教師辛苦,還往往束縛了學生的個性,扼殺了學生的天性。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作為教師要學會聆聽學生的發(fā)言。1.認真聽學生的發(fā)言,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哪怕學生的發(fā)言不著邊際,天馬行空,教師也一定能從中發(fā)現他們課堂學習的信息。2.教師通過聽,能真正使課堂教學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課堂上學生是學習者,教師其實也是學習者。3.教師認真聽學生發(fā)言,不但能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施教,而且還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讓學生越說越會說,越會說思維也就越靈活,邏輯性就越強。如,在學習《兩小兒辯日》這課內容時,教師可以在主導地位上,引導、指正,讓學生對兩小兒的對話進行討論、分析、總結,掌握邏輯,理解文意。在教學中,教師始終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探究性,使學生始終保持高漲的學習情緒,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三、給學生及時的贊揚、欣賞
小學生價值觀還沒有形成,他們在學習中最需要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贊揚,這樣會讓他們更有信心,更有方向,更加努力向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小學生的這個特點,對他們的表現給予及時的贊揚、欣賞,激勵他們。教師在課堂中要對學生的發(fā)言給予及時鼓勵,比如,“你說得不錯!”“你的想象力真豐富!”等;也可以用欣賞的目光給他們贊許;更可以用肯定的方式直接鼓掌等等,這樣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學習的樂趣。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要想通過活躍氣氛提高課堂效率,就要根據教學需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傾聽學生的發(fā)言,跟學生之間建立平等、和諧的合作關系,合理地鼓勵、表揚學生,才能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對語文學習充滿信心。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