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君 李莉
【摘要】本研究以城市管理專業為基礎,在我院提出的卓越綠色管理工程師的背景下,通過信息化背景下現代城市管理技術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構建,從而構建卓越城市管理專業能力,通過組合學科課程群,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構建模塊能力,重構能力導向的卓越城市管理專業能力培養教學體系。
【關鍵詞】卓越城市管理 專業能力 模塊化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2;F203.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5-0237-02
一、研究問題的提出
城市管理通常是指與城市規劃、建設及運行相關聯的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共事務的管理。目前,城市管理專業建設還處在探索和發展、成長過程中,基礎還不夠堅實,尚存在諸多問題。國家教育部推出的“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實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計劃,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全面提高我國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卓越城市管理專業能力必須是一個系統性的能力構建,需要有基礎的學科知識又要有相應的技能及實際項目分析能力,和社會需求接軌。
二、研究和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院提出了卓越綠色管理工程師的理念,而城市管理專業是院系其中的一個專業,培養方案已經完成,針對相關專業的畢業生、社會單位、在讀學生進行了調研,培養的卓越城市管理人才需要有明確的能力導向,而這些能力導向需要進行分解完成,于是提出了卓越城市管理能力的模塊化構建。
三、研究和改革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1.卓越城市管理專業能力體系構建。以“課程群”為基礎指導思想,構建專業能力體系,包括:城市管理基礎能力、項目分析能力、城市資源管理能力、城市信息綜合管理運用能力。
2.實驗項目設定以及專業實驗室建設。利用裝有專業軟件的實驗室(AUTO CAD,ArcGIS,ERDAS,MapGIS,Matlab,Photoshop),創建專業試驗項目(環境監測項目,景觀生態設計規劃,城市規劃項目,土地利用變化監測等)。
3.學生專業能力反饋機制。致力于構建卓越城市管理能力反饋機制,通過遞進式目標設定,結合能力考核體系來科學評估學生能力掌握情況,并通過雙向式的通路將反饋結果傳達給教師和學生。
四、研究過程
通過對卓越城市管理專業能力的內涵的解析,構建四大能力模塊及課程群,并通過項目導向型進行實驗實踐,并構建卓越城市管理專業能力考核體系。
1.卓越城市管理專業能力內涵
本項目中卓越城市管理專業能力包括:
(1)城市管理基礎能力:城市管理是指以城市這個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為對象,以城市基本信息流為基礎,運用決策、計劃、組織、指揮等一系列機制,采用經濟、行政、技術等手段,通過政府、市場與社會的互動,圍繞城市運行和發展進行的決策引導、規范協調和經營行為。城市管理基礎能力的培養,主要培養學生運用城市管理的基本知識、技能、工具和方法,科學管理城市的能力。
(2)項目分析能力:項目分析是對城市管理中社會經濟現象的特征、關系及變化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揭示和描述社會經濟現象的相互作用和發展趨勢。項目分析能力主要培養學生依靠資料、統計數據,通過邏輯分析、建立數學模型,運用計算機軟件分析具體事務。
(3)城市資源管理能力:“城市資源”是指城市行政區劃范圍內擁有的物力、財力、人力等各種物質要素的總稱。城市資源管理是指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對城市各項資源的綜合管理活動。城市資源管理能力的培養,主要培養學生熟悉城市的各類資源,學會綜合管理和分類管理的基本技能和科學方法,系統地掌握現代城市管理理論和創新的管理模式,能適應現代城市發展的專業管理能力。
(4)城市信息綜合管理運用能力:城市信息綜合管理是指在整個管理過程中,對信息進行收集、加工、輸入、輸出的一種管理活動,最大限度地實現信息效用價值為目的的一種管理活動。培養學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手段,進行信息收集、信息傳輸和信息加工的基本能力,把握地理信息在城市管理中的深層次應用,并運用在城市環境監測,景觀生態格局分析,土地利用與覆被變化,城市產業布局等方面。
2.卓越城市管理專業能力培養的“課程群”構建
專業模塊能力:課程群
城市管理基礎能力:管理學、公共管理學、城市管理與法規、城市社會學、政府規制經濟學
項目分析能力:公共項目評估、公共管理技術與方法、城市規劃原理、城市管理學、遙感技術應用、城市地理信息系統
城市資源管理能力:城市土地利用規劃、城市基礎設施規劃、城市生態學、城市交通組織與管理
城市管理信息綜合運用能力:城市環境監測、城市危機管理、智慧城市、城市可持續發展專題
3.項目導向型的卓越城市管理專業能力實驗實踐能力培養
通過項目設計,利用課程中涉及的ArcGIS軟件、ERDAS軟件、MapGIS軟件、Matlab軟件等以及各類專業理論知識完成城市管理中環境監測、土地利用變化監測、生態環境監測、城市產業空間布局及變遷等任務。引導學生科學地開展城市信息化系統的設計、組織、實施,以及有效地處理在系統運行,把握地理信息在城市管理中的深層次應用,推進城市信息化建設和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促進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更加有序和高效,構建新型城市管理系統。
4.構建卓越城市管理專業能力考核體系
本項目改變傳統的考核方式,構建專業知識考核+專業能力考核+綜合能力考核的卓越城市管理專業能力考核體系,其中專業知識考核以課程作業和期末考試為主,主要考查學生對現代城市管理相關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專業能力考核以實驗實踐項目方式,引導學生在城市管理相關項目中解決過程中發揮學習主動性;綜合能力考核則是通過高峰體驗課程、專業實習、畢業論文等方式,綜合考核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五、成果總結
卓越能力模塊化教學體系的研究上,一是在課程體系建設上,提出卓越能力專業導向,要從學科體系建設分解為實踐的抓手,對課程進行模塊化處理,構建模塊,搭建模塊化課程體系。二是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過程中,提出可結合模塊化教學體系的特點,進行模塊置換。三是在考核評價上,致力于構建卓越城市管理能力反饋機制,通過遞進式目標設定,并通過雙向式的通路將反饋結果傳達給教師和學生。四是在教學管理中,建立模塊能力負責人制度。
實施方面。一是已在校內城市管理專業進行了實施,并推廣到了卓越系列工程類專業。 二是建立了與模塊化教學體系相適應的教師/學生培養培訓和考核制度。三是出臺了相關政策,從實踐環節教學、真題真做的畢業論文指導和社會評價環節上入手,從制度上保障卓越能力模塊化教學的實施。
參考文獻:
[1]宋剛.復雜性科學視野下的城市管理三維結構[J].城市發展研究,2007,(6).
[2]韓琭,賈海彥.應用型城市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思考[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7卷第4期.
作者簡介:
呂君(1985-),女,貴州財經大學管理科學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城市規劃、城市管理。
李莉(1965-),女,貴州財經大學管科學院,教授,研究員。研究方向:城市經濟與管理、城市土地利用與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