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理念的不斷深化,落實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模式創新,注重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重點內容。為此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創新實踐進行詳細的分析與探索,為現代化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創新 實踐思考
語文作為小學階段教學工作的基礎內容,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能夠提高小學生智力水平,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與學習技巧,提高學生審美意識,樹立小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一、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引導下,需要教師注重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工作,通過運用講故事、做游戲、看動畫、回答問題等多種方式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教學情境,在較短的時間內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之上,提高小學生學習熱情,使小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各項學習活動之中。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主要是一些基礎性知識,所學習的內容與現實生活之間具有莫大的聯系,教師應充分發揮語文教學優勢,將語文教學內容與社會生活聯系到一起,提高小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
例如,在學習《我選我》一課時,教師可列舉小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各項選舉活動,例如學生在班委選舉、比賽選手選舉、三活動學生選舉等活動中所是怎么做的,這些選舉活動十分貼近小學生的現實生活,是小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經常接觸到的,能夠有效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每一位小學生都會對選舉活動有自己別具一格的想法,通過讓小學生踴躍發言,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適時將教學內容引領出來,“同學們,今天我們的小主人公參加了勞動委員選舉活動,讓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選的,他的選擇與同學們的選擇有有怎樣的不同?”引導語是運用疑問語氣,能夠勾起學生的好奇心,使能夠學生繼續擁有飽滿的學習熱情參加下面的教學活動。
二、開展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意識
培養小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是現代化小學教學活動的基本目標之一,教師應沖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端正教學意識,將教師的教學活動與學生的學習活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轉變學生學習意識,使學生從傳統被動式學習意識轉變為主動式學習意識,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知識與技能的探索者、發現者。傳統教學模式教師一味的大包大攬,使學生成為學習的機器,其學習意識存在被動性與復制性,降低小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與創新性學習能力。為提高小學生學習意識,教師充分擔當知識與技能的引導角色,全面發揮引導作用,深化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落實因材施教戰略。多媒體信息技術作為時代的產物,現已被廣泛的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對小學生開展一些列的引導活動。
例如,在學習《哪座房子最漂亮》一課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一幅美麗的鄉村景觀,題目為“感受新農村的美景”,并利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講述,“這是來自新農村的邀請函,同學們想去看一看嗎?那我們現在就出發吧!同學們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細觀察,然后說一說你們都看到了什么,這么多房子哪一個最漂亮”,通過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將小學帶入學習課堂,學生通過觀看教學動畫,領略青瓦白墻、寬門大窗、房前有花果、房后有綠樹,學生帶著問題一邊觀看一邊思考,“到底那座房子最漂亮”,等教學動畫播放結束后,教師開始讓小學生開展自主性學習活動,通過閱讀課文,從文章中尋找答案。學生在除此閱讀課文時會遇到一些陌生的生字、生詞,通過查字典,對生字、生詞進行學習,然后大聲的朗讀課文,從中領略農村優美風光,使學生能夠通過自主性學習掌握本節課教學內容的重點與難點,明確學習方法,提高小學生審美意識,培養小學生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
三、合作交流討論,營造良好學習氣氛
對學生開展德育、智育、體育、美育與勞育,其根本是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應用能力,使小學生能將已學知識靈活的運用到社會生活中,展現學習價值。在現代化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中,通過設置小組合作與交流環節,使小學生能夠以小組為單位,將自己說學習的知識充分展現出來,并針對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工作的分析與思考,最終對本小組小學成果進行匯總,展現小組學習成果。小學生通過開展合作性學習活動,能夠培養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與交際能力,使學生能夠擁有合作意識,懂得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正視自己的優點與缺點,通過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例如,在學習《坐井觀天》一課時,教師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小學生探索熱情,自由朗讀課文,開展自主性學習活動,然后小組結合,說一說自學課文的收獲,并將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提出來,小組同學共同針對問題進行分析與解答,教師充分參與到小學生合作性學習活動中,聆聽學生的學習心得,針對學生在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及時的進行引導性解答,不斷完善學生知識體系,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增強班級凝聚力與向心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通過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教學情境,激發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使小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自主性學習活動與合作性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與合作性學習能力,注重學生創新思維與發散思維的培養,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韓長青.關于小學語文創新教學實踐的研究思考[J].新課程(下),2017,(06).
[2]趙云霞.關于小學語文教學創新實踐的理性思考[J].考試周刊,2016,(75).
[3]向小燕.對新課程下小學語文創新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學周刊,2016,(32).
(作者簡介,施琦,畢業于云南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現任職于云南昆明市西山區昆湖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