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瓊
摘要:語文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思維的發展與品質、文化的傳承與理解、審美的鑒賞與創造四個方面內容。落實語文核心素養的基本載體是課程,主渠道是課堂,最根本的就是教師教育理念、教學方式的轉變。只有核心素養和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行為發生關聯,改革才可能逼近教育的內核,這將是核心素養真正找到落地的有效路徑。本文研究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一、分段教學,以人為本,因材施教
為了能夠切實的進行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就必須要讓語文教學做好重心的轉移,通過對學生地位的加強來進行教學體系的重構。將學生作為教學生態的中心,建立學生與學科之間的和諧生態鏈接,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鍛煉學生的語文邏輯,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并且能夠學會用語文的眼光看待問題。實施分段教學時應注重方式、策略,不同年級的小學生應實施分類教學。例如,針對一、二年級的學生,由于年級較低,他們年齡較小,可從基礎學習著手,可以將重點放在漢字和詞語的學習上,使他們能夠掌握更多的新字新詞。老師可以幫助小學生建立記錄小本,指導學生如何使用。例如,當學生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字與詞,以及無法區分的同義詞與反義詞時,可以記錄于本子上,在課余時間加強學習。針對中年級的小學生,老師就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僅要求學生能夠熟練地使用連詞,并且也要保證句子的邏輯性,針對此階段的小學生,老師可以要求他們寫日記,將每天所發生的事情或者遇到的事情進行記錄,較大程度上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針對高年級的小學生,一方面,應強化他們的寫作能力,要求整篇具有連貫性;另一方面,也要重視其表達能力的培養,可以在課堂上開展演講活動,進一步提升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利用分階段、分層次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小學生在循序漸進中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增強他們的理解能力,有利于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重視詩文知識積累
我們屬于文化大國,經過歷史的積淀,傳承下來的一篇篇膾炙人口的詩文豐富了我國文化知識庫,這些古詩是我們的文化精髓,其中蘊含了大量的歷史典故,對小學生而言,培養他們積累詩文的能力,較大程度上可以提升他們的核心素養。俗話說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因此,我們可以得知,在學習古代詩文過程中不斷地積累,能夠帶來較大的好處。小學生通過學習詩文,進行模仿、轉化、引申,不僅能夠積累更多的經典詩文,同時,對小學生而言,也是一種文化的熏陶。正所謂熟能生巧,“熟”即是能夠熟練背誦,熟練寫出,出上句可以接下句。學生掌握大量的詩文知識,可以有效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與寫作水平。小學語文課本中也有較多的古詩,這些古詩非常經典,內涵豐富,掌握這些古詩以及熟練地運用,能夠進一步提升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古詩的教學中,老師應要求小學生可以理解古詩中的含義,并可以倒背如流。例如,在講授《元日》這一課時,首先要重點講解古詩的含義,讓他們了解古詩的內容,這首古詩描寫春節除舊迎新的一派好景象,在爆竹聲中迎來了新的一年,一邊品著香醇的屠蘇酒,一邊感受著春天的氣息,朝陽升起,照耀著千家萬戶,家家戶戶門上換了新的桃符。因此,在過年之際,便可借用《元日》來吟詠新春。小學生不僅要熟練掌握古詩,同時也要學習國學,老師可以選取《論語》中簡單、經典部分進行教學,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感受我國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學生領悟國學魅力。
三、加強實踐性學習
實踐性學習既能鞏固理論知識,又能加深對理論的認識,可實施理論與實踐為一體的教學方式,進一步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沉悶、枯燥的課堂無法激發小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因此,老師有必要構建一個快樂、輕松的教學課堂,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新課導入教學時,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學生自主思考,并尋找有效方法將問題解決,通過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并尋找正確的答案,可以激發學生的自覺能動性,以及進一步提高他們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的能力。另外,主動對知識的探索可以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老師也可以根據這一點來培養他們的主動探索能力。老師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對課文中的語言與結構詳細分析,并圍繞所學習的內容,經常性地開展討論活動,使小學生在實踐中鞏固知識基礎。有效朗讀是實踐學習的一種,學生在朗讀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并進一步提升他們的表達能力。因此,應從這一點進行著手。例如,可以選擇在晨讀時間,或者是課堂中,可以是全班一起朗讀,也可以是個人進行朗讀,以此來訓練他們的朗讀能力,同時,老師應引導學生帶感情地朗讀;并經常性地開展朗讀比賽,通過老師評價,從而選出成績良好的學生進行獎勵,開展這樣的活動較大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在學習時對知識探索的主動性。另外,老師也要讓小學生深入地了解社會,可以引導學生收集雜志、報紙以及商場中使用的一些語言,在語文課堂中讓學生對收集的材料進行討論、分析,讓學生能夠掌握日常語言的應用技巧。在教學活動中,老師應重視提高小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他們的個性發展,將課堂交給學生,進行角色轉換,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對知識進行探索,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可以勇敢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從而提高自我表達能力,這對于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有較大的幫助。
四、具有全局觀念,通過各學科之間的橫向關聯來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決不能局限于某一個科目,某一個章節,必須是要與其他科目橫向關聯的,也必須要是同各學科體系融合的,只有建立起一個立體的、全局的、生態的學習體系,才能夠從全局出發來對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能力進行培養。語通過各學科之間的橫向關聯來進行學科均衡,讓學生能夠利用綜合知識來解決語文問題,用語文眼光和語文邏輯來思考問題,可以切實的進行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在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時要將其它科目的知識以及生活中的知識帶入到語文課堂中,要將語文這一課程的特殊性和普遍性進行梳理,讓其融入其他課程,與整個教學體系聯系起來,以此來構建更為科學更為立體的語文課堂,讓學科之間的橫向關聯。通過這種兼容并包,生態鏈接的模式來進行新的教學目標的確立,進行新的生態教學體系的構建,為學生的知識遷移打下基礎,切實的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提高語文教學的整體水平。
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對于學生來說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我們必須要從實際出發,通過多方努力來提高語文教學的水平,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切實提高語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