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峰
摘 要:教學原則是教師有效地進行教學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一的原則,啟發性原則,灌輸和疏導相統一的原則,知、信、行相統一的原則等。
關鍵詞: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原則
教學原則是教師有效地進行教學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是依據教學規律、黨的教育方針和學科特點而制定的,既指導教師的教,又指導學生的學,并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各個方面和始終。教學工作計劃的制定,教學內容的選擇與組織,教學組織形式的安排以及各個具體章節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都要依據一定的教學原則;對每節課教學目標的確定,對不同教學對象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更要依據一定的教學原則。
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一的原則,啟發性原則,灌輸和疏導相統一的原則,知、信、行相統一的原則等。
一、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思想政治課是一門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常識和社會主義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課程。它以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覺悟為基本的教育教學目標,所以,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這一原則有別于其他學科。
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中的“理論”,主要是指思想政治課的課程標準規定的,教科書所出示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江澤民“三個代表”思想和相關的社會科學基礎知識;“實際”就是存在于主觀以外的客觀對象,具體包括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實際,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實際,國際政治、經濟實際,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實際等等。
(一)思想政治課的性質決定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思想政治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德育課程,它的教學目的不只是教給學生多少馬列主義理論知識,讓學生知道多少首先規范,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用理論指導人們的行動,用理論指導學生去實踐,去改選主觀世界,去完善自己的人格修養。
(二)思想政治課的內容要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思想政治課是馬克思主義的基礎知識作為教學內容的,這些內容對學生來說是間接經驗,它和學生的直接經驗有很大的不同。理論知識都是從實踐經驗中抽象出來的,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只有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直接經驗,以學生對實際生活的了解、認識和感受作為認識理論的基礎,用事實說明理論,寓事于理,學生才能以事明理,理解和接受老師教授的理論。
(三)思想政治課的任務決定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思想政治課擔負著傳授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知識、培養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思想政治覺悟的任務。在教學中,如果學生的理論與實際相脫離,學生學到的就只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不可能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精神實質,更不可能把這種科學理論轉化為立場、觀點和方法,成為行動的指南。
二、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一的原則
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常識和有關的社會科學的基礎知識,它們是在實踐中產生,經過實踐檢驗證明的科學知識。
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自覺地體現教學內容的科學性與和思想性的高度統一,有著不同于中學其他各門學科的特殊的意義。第一,它關系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威信。第二,它關系到思想政治課自身存在的價值。
三、啟發性原則
從不同的角度對于啟發性教學可以做出不同的理解。從教學理論的角度理解,啟發是一種教學的指導思想;從教學實踐活動的角度理解,啟發是一種教學原則,是一種具有指導意義的根本方法,它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對各種具體教學方法起指導作用。
啟發的實質和核心是改變教師包辦代替,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優化教與學之間的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的關系,使兩個作用達到和諧統一,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解決問題。啟發性教學原則,對思想政治課教學有著重要作用:第一,有利于中學生身心和思想的健康發展。第二,有利于發揮學生學習主體的能動作用,促進中學生知行的轉化。第三,有于師生雙向交流,促進教學相長。
事實證明,教學中貫徹啟發性原則,能夠把教和學緊密結合起來,調動兩個積極性,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更深刻地理解知識,有利于培養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學生解放思想,促進“創造型”人才的培養。
四、灌輸和疏導相統一的原則
灌輸,它是指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正面教育,通過這種正面宣傳教育,使受教育者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觀點,并用以指導行為。它作為一種教育方式,在教育內容上有確定性,在教學活動上有必須性。
堅持灌輸和疏導相統一的原則它有如下作用:第一,堅持灌輸和疏導相統一的原則,才能實現思想政治課的社會主義性質。第二,堅持灌輸與疏導相統一的原則,才能全面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第三,堅持灌輸與疏導相統一的原則,有助于提高教師堅持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覺性。
五、知、信、行相統一的原則
達成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的過程,就是實現知、信、行幾個核心成果要素的過程。所謂知,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成果。信即信念,就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而言,是對課程講授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相關社會科學知識真理性、有用性的相信和信任,并在此基礎上升華為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堅定政治信念和信仰,以及高尚的道德信念。行,就是行為。即人們在一定的認識、情感、意志、信念的支配下所采取的行動。
知、信、行統一原則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知行轉化規律的反映,是根據政治、思想道德是在活動與交往中形成的規律提出來的。在政治思想道德的知與行的轉化中,信有特殊的作用,它是知的升華,是行的方向和動力。沒有知,就無信可言,行為也是盲目的。離開了信的作用,行業就會出現搖擺性,甚至明知故犯,逆知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