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麗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培養高素質、全能型人才成為社會發展主流,而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為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考慮不同層次學生水平并進行相應的教學安排,實現因材施教原則,優化教學目標。主要對高中數學實施分層教學的緣由、實施分層教學的方法以及在實施分層教學中的注意事項進行簡要研究分析。
關鍵詞:分層教學;高中數學;數學教學
數學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數學教學受到諸多人士的關注。高中數學作為向大學的過渡,已不再是中小學的記憶性知識居多,而是開始向數學思維延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實行分層教學可以更好地優化教學資源,對于學習靠后的學生教師也可以給予及時的幫助。
一、高中數學實施分層教學的緣由
1.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差異
對于每個學生來說,自身的學習興趣、數學學習能力都是不相同的,對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相差較大,班級中學生間數學思維的不同導致教師統一授課效果較差,這也是高中數學進行分層教學的根本原因。比如說,高中的一個知識點——集合,這是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對于數學思維以及邏輯思維較強的學生是比較容易掌握的,但是對于一些數學學習能力差的學生來說就比較難懂了。隨著課程的不斷進行,學生之間的差距就會明顯體現出來,因此說學生本身的學習能力是高中數學進行分層教學的根本原因。
2.教學資源需要科學調配
在以往的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師為了更好地照顧更多的學生,授課速度主要是根據成績中等的學生進行調整的,因此會導致成績上等的學生會嫌老師教課慢,學習成績靠后的學生認為老師講課快,跟不上教學進度,從而使其成績更差。這樣教學模式下,教學資源沒有發揮到最大的作用,導致教學資源的浪費。在高中數學中實施分層教學,通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任務,以此滿足學生對知識的要求,從而達到教學資源的科學調配。由此看來,科學合理分配教學資源是高中數學實施分層教學的重要緣由。
二、高中數學實施分層教學的方法
1.根據學生學習成績進行分層
教學的對象是學生,分層教學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學校可以根據學生平時考試成績進行分層,然后根據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等方面進行適當的調整。學習成績在年級前20%的學生分為A層,這一部分學生數學學習能力較強,有一定的數學思維、邏輯思維以及創新思維;學習成績在60%到80%的學生分為B層,這一層次學生學習習慣較好,學習能力較強,基本能夠跟上教師的進度;剩下的學生為C層,這一層學生學習能力差,對于數學的學習態度不正確,沒有較高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分層的時候,學生學習成績為最主要的參考依據,選擇多次考試成績進行排名,但同時也要參考學生的其他因素,做到學生分層的合理性。
2.依據各層次學生制定適合的教學方案
在高中數學實施分層教學之后,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分層情況制定適合各層學生的不同的教學方案,從而達到各個層次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最優化的目的,同時也解決了教師教學時瞻前顧后的問題。對于A層學生,他們接受知識的能力較強,數學思維、邏輯思維較強,對此教師應該減少基礎知識的講課時間,多設置思維型題目,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數學進行思考、探究的興趣,主要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對于B層學生來講,首先要加強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再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的不同解法,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對于C層學生,他們數學基礎差、數學知識薄弱,教師應該注重數學基礎知識的訓練,加強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再慢慢引導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
三、高中數學實施分層教學的注意事項
1.教學分層需要按時調整
教學分層不能是永久性的,這樣對于C層學生以及B層學生是不公平的,學校需要保證教學分層的流動性。學校可以根據每次的考試成績進行適當的調整,對于學習成績進步較大并且學習習慣、態度較好的B、C層學生,可以調入A層班級中,這樣可以激勵學生更好地學習;對A層學生,學習不努力者或者成績下滑較為厲害的學生,學校可以將他們調入B層班中,這樣對A層班級學生有一個警示的作用,促進他們更好地提升。
2.淡化學生層次
對于每一位學生,學校都不應放棄,所以在分層教學的時候應該顧及每個學生的心理感受,將分層教學模式給學生解釋清楚,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然后鼓勵學生去努力、去爭取,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最終發揮分層教學的功能。
總之,高中數學實施分層教學能夠使教學資源利用最大化,滿足各層次學生的知識需求,極大優化了課堂效率,增強了課堂效果,但分層教學在實際應用當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需要教師和學生一起去完善高中數學分層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孫淑琴.淺談隱性分層教學在高中數學中的實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12):142.
[2]郗寧.淺談高中數學實施分層教學的現實意義[J].科技創新導報,2014,11(7):50.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