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摘要:在傳統教學模式的背景下,怎樣尋找有效的化學課堂教學方法,不單單對提升化學教學水平有著巨大作用,對提高初中生化學學習水平也有著積極的意義。文章根據“互動—探究—合作”一體化教學模式闡述了基本內容和具體實施策略。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互動;探究;合作
引言:
初中化學涵蓋的知識點比較多,學生在理解和記憶方面都有著一定的困難;在新時代環境下,想要培養出社會所需的創新型人才,就需要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轉變一直以來以老師講學生聽的傳輸方式格局,發展創新型的教學模式,養成學生自主自覺參與、老師和學生交流互動的全新教學方式。倡導實行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和學校共同發展。
1、初中化學教學中“互動—探究—合作”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基本內容
1.1情景設立,在認知中提升學習興趣
老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按照不用的教學內容設定不同的教學問題情景,只有設立問題情景,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提出多樣化的問題,引起認知上的沖突,如此,學生就會主動探討知識的本身,對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另外,為例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做到生動直接,額外增添一些活動展示、多媒體講解、故事聯想等等,讓本來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變得有趣起來。比如:在學習物質的變化和性質時,根據物質的不同變化及其性質形成原因這一問題,老師不僅要開展一定的內容講解,還要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親身體驗,運用不同的物質展示不同的變化和性質,以此來滿足學生們的好奇心,從而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1]。
1.2問題引導,在思考中形成問題意識
在教學過程當中,針對一些重點內容,老師要明確問題點,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討。比如在提出問題之后,老師要求學生在參考一些資料的前提下,明確一個自己的答案。而且,在學生查詢資料的時候,老師主要就負責各種各樣資料的供給,并且在需要時助力學生挑選對自己有用的資料,用間接的方法引發學生確立自己的答案。如此,不僅有利于加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可以增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程度,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幫助。
1.3協作交流,在溝通中解決問題
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碰到比較難解決的問題時,老師要引導學生組合成學習小組,以小組的形式開展討論和研究,綜合小組成員的多樣化想法和解決路線,制定出比較正確的解決辦法,而合作學習具備以下特點:第一,組建學習小組;為了可以讓合作小組富有靈活性,分工明確,小組人員最好不要超過5人,如果人數太多,學生就會有懶惰的想法,不利于小組交流和討論。第二,小組成員;因為不同程度的學生,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都不同,在組成學習小組的時候,老師必須考慮到小組成員的安排,比如:每個小組應該有優等生、中等生以及后進生三個分類來組成,這樣有利于小組不同思維的互相碰撞,同時也就有利于問題的突破。在分組的時候,以5人一組為例,人員安排就是兩個優等生、一個中等生再加上兩個學習困難的學生。
1.4歸納總結,在效果中善于作總結
通過多種學習方法中吸取到的知識,學生只有立刻對討論的學習知識進行歸納整理,才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記憶程度。所以,老師在對知識開展歸納和總結的根本上,還需要時不時地對所教知識進行精細的講解和評價,以此來鞏固學生的知識,給學生做難點的解析,落實幫助學生真正地解決疑點難點。
2、初中化學教學中“互動—探究—合作”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現
2.1根據教材開展教學,合理選擇教學內容
對于“互動—探究—合作”的化學教學方式,并不是適合用在教學的所有內容,需要有選擇性地進行采用。同時,教學方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是跟隨教學內容的變化而改變,要按照不同的教學內容設定具體的教學計劃。加上教案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習水平的硬下疳,所以,老師必須考慮到全方位的因素,才可以制作出切合實際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另外,有一部分的教學內容適合進行講解教學,針對這類教學內容要避免利用探討教學產生的問題。對于學生們來說,老師要積極主動地引領學生們加入進來,形成一起探討。共同學習的教學形式。在小組的討論中,及時鼓勵那些不善于發言的學生大膽地發言,說出自己不同的觀點和意見,讓他們真正地意識到自己也是小組的一部分[2]。
2.2創新方式方法,提高老師教學水平
發展化學教學的探究教學模式,成功與否主要決定于老師的教學能力和應對新型教學觀念的適應能力。老師要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全方位了解教材內容,準確進行內容的分類,制作符合自己教學方案的教學大概,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協助自己教學開展。這些教學方案的前提是老師具備豐富的教學知識和靈活的教學方案。此外,老師要不停地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增加自己的知識覆蓋面,積極配合新型教學觀念,發揮新型教學觀念的主導型作用。與此同時,老師還要熟知學生的學習特性,盡力配合學生來轉變教學方式,從未更好地實現教學目的。
2.3整合資源,充分運用教學資源
在開展探究教學的過程當中,各種各樣的教學資源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充足的教學資源,探究教學才可以順利的開展。但是在目前的教學模式當中,許多時候不能滿足探究教學的需求,就需要學校按照具體情況制作不同的教學資源運用形式。比如:學習“酸和堿的中和反應”時,學校可以事先歸置一些簡單的教學儀器等提供給學生做學習探究,充分運用各種現存的資源用作探究實驗的代替品,同時還需要按照化學教學相關的實驗對象運用家庭資源開展家庭小實驗。總而言之,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盡可能滿足學生的探究實驗,發揮探究教學的真正作用[3]。
結束語:
伴隨中學教學改革創新的日漸深入,特別是在初中化學創新教學形式的發展需求下,文章試著通過“互動—探究一合作”一體化教學模式,分析怎樣做好化學的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水平,有助于教師進一步激發初中生對化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參考文獻:
[1]徐燕.淺談提高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效率的一點嘗試[J].學園(教育科研),2012(08):152-153.
[2]李奇.淺談初中化學概念、符號、運用的一體化教學——以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教學為例[J].教師,2010(17):35.
[3]韓晶巖.新課程下初高中化學教學一體化有效策略的研究[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5(01):碼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