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瑩 貟朝樂
摘 要: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高等學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占據重要地位。輔導員工作內容繁雜,涉及面廣,所帶學生數量龐大。特別是隨著個性較強的00后大學生數量越來越多,所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因此,進行輔導員工作模式的創新和探索,是擺在高校學生管理者面前的新課題。文章提出將輔導員主要職責工作進行課程化,輔導員之間協同合作,以此提高輔導員工作效率,更好地優化學生管理工作。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學生工作;課程化
教育部43號令指出,高等學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學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輔導員主要職責包括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黨團和班級建設、學風建設和理論和實踐研究等九項職責,這些工作涉及面非常廣,如果不加分類,沒有統籌規劃,輔導員將會陷入到繁雜的工作中,也會使學生教育工作的實際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探索將輔導員工作進行課程化分類,不同的輔導員深入研究其中某個課程,然后協同工作,將會大大提高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1.當前輔導員工作面臨的困境
1.1輔導員工作內容繁雜,負荷過大
歸納來說,輔導員要掌握學生的思想行為特點及思想政治狀況,幫助學生處理好思想認識、價值取向、學習生活和擇業交友等具體問題;還要抓好學風建設、黨團班級建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學生開展課外科技學術實踐活動;負責學生獎勤助貸、心理健康教育、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等教育,培養學生理性平和、樂觀向上的健康心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也要求輔導員必須掌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構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陣地,并對學生開展思想引領、實習指導、生活輔導等。除此,還要求輔導員努力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知識,參與思想政治教育課題或項目研究。總之,輔導員工作內容非常繁雜,在實際工作中因為職責不清,還會承擔更多的額外工作,整體負荷過大。
1.2獨立院校輔導員自身局限性對工作有一定影響
獨立院校輔導員大部分是從應屆畢業生中選聘而來,年齡層次較低,知識結構單一,社會閱歷較淺,工作經驗不足。而且大部分輔導員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出身,缺乏理論支撐,實戰經驗也不足,面對繁雜的日常事務,往往疲于應對,焦頭爛額,一直處于“保姆式”狀態。因此,很難從繁雜的學生日常事務中解脫出來,全身心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課題的探索和研究中。
1.3獨立院校學生自身特點對輔導員有著更高的要求
獨立院校學生家庭條件優越,父母具有較高社會地位,從小接受美術、聲樂、體育等特長教育,對成功的期望值較高,往往自我評價過高,個性突出,注重和關心自身事情,缺乏團隊精神,心理比較脆弱,人際關系較緊張,集體意識淡薄。獨立院校學生高考成績相對偏低,不滿足現狀,不甘于做平凡人,往往會更加努力學習,但是也存在很多入校后思想負擔過重,不能正視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從而破罐子破摔,逐漸出現理想目標的喪失并不斷墮落厭學等情況。
輔導員在實際工作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問題的學生,由于個性問題過多,導致輔導員到處滅火,不停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對輔導員有較高的要求。
2.課程化管理在輔導員工作中應用的優勢
2.1課程化可以促進輔導員之間的合作,提高教育工作的成效
當前高校輔導員之間合作較少,所帶學生遇到的所有事情一般都需要自己的輔導員去解決。當學生遇到心理問題時,扮演心理專家不斷幫學生出謀劃策;當學生評優評獎時,不斷通知學生并幫學生修改材料;當學生考試時,不斷建設學風、宣傳考紀、誠信教育;當學生開學放假實習等等,不斷將安全教育掛在嘴邊;當學生找工作時,不斷扮演職業規劃師,為學生制定成才方案。這種情況下,輔導員往往苦不堪言,還不能將工作做到細致化。
如果引入課程化將會大大解決此類問題。首先將輔導員主要職責或學生主要問題進行分類,有的輔導員專門負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的專門負責獎勤助貸工作,有的專門負責學風建設工作,有的專門負責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工作。然后各自輔導員將自己所負責的職責進行課程化深入研究,更加符合新時代學生特點,先在自己所帶學生中進行試驗,然后推廣到全系或者全院學生中。通過課程化日常工作,可以促進輔導員之間的通力協作,避免同一項事務多人工作浪費人力資源,提高教育工作的成效。
2.2課程化可以促使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和專家化,提高學生工作的深度
當一個輔導員負責學生所有事務時,工作往往不能細致化,也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時間久了,學生毫無新鮮感,輔導員也沒有成就感。
通過課程化,輔導員可以騰出大量的時間花在自己感興趣的事務上,通過理論學習、鉆研,參加相應工作的研討會和同行進行深入交流,并在更多學生中進行實踐和探索。長此以往,在自己所鉆研問題上便會越來越專業和專家化。再給學生做相應教育時,往往能夠對癥下藥,解決學生需要解決的問題,并受到學生的歡迎,反過來,也會激勵自己做更深入的研究,延緩職業倦怠,形成良性工作循環,將學生工作的深度不斷提高。
2.3課程化有利于量化輔導員的工作,提高學生對輔導員的認可度和接受度
雖然輔導員具有教師和管理者的雙重身份,但是實際上與專業教師又有很大的不同。專業教師上課有課時的量化,但是輔導員教師身份卻不能被量化,也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通過課程化可以將輔導員的日常教育工作納入到正常的教育工作,和專業教師一樣以課時的形式進行量化,如將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化,可以給全系或全院的學生上課,以課程化的形式開展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當前獨立院校的學生在除專業課之外的職業規劃、就業指導、創新創業、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也有很大的需求,而課程化恰好可以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相應的輔導員也會得到學生的認可和接受。
2.4課程化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提高學生教育工作的全面性和多樣性
大學四年,一個輔導員對學生的思想認識、價值觀、行為方式等往往會產生不小的影響。在傳統學生管理工作中,一個輔導員要將學生從大一一直帶到大四畢業。這樣的結果往往使學生的學習單一化,遇到不同的問題缺乏思考。通過課程化教育,學生可以接觸到不同風格的輔導員老師,也會學習到不一樣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激發學生對不同事物的思考方式,對學生今后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3.結語
獨立院校輔導員自身的局限性和學生教育工作的復雜性,決定了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可行性。輔導員工作課程化也更加符合獨立院校輔導員工作的實際,不僅有利于促進輔導員隊伍的通力協作,提高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不斷將輔導員專業化和專家化,得到廣大學生的接受和認可,提高獨立院校輔導員教育工作的全面性和多樣性,促進學生的多元化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升喜. 獨立學院輔導員職業發展的困境及路徑分析[J].時代教育,2017,7:112-113.
[2]白博, 陳永華.課程化模式下高校輔導員工作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29(6):75-76.
[3]車艷茹,李宏新,黃鵬宇. 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可行性與必要性分析[J].教育觀察,2017,6(23):39-40.
[4]白云濤. 輔導員工作課程化[J].現代職業教育,2017,1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