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的有效整合,能為數學教學帶來新的教學方式,也能提升數學教學的效率,使得教學的方式和學習的方式均出現變革。它的出現能讓被動式的學習方式轉化為主動參與學習,能在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發揮其作用。本文主要概述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高中數學教師方法研究,并探究這些方法實施的效果,希望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引入,讓高中數學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有所提升。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高中數學;有效性;研究
現代化信息技術與數學的學科內容進行緊密結合,能讓數學教學的枯燥和抽象的表現形式,變得更加直接與形象,進而能在深化學生數學概念的前提下,讓學生的發展認知得到提升,也能讓數學的思維形成過程得到進步,進而能讓高中數學教學獲得良好的效果。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可以快樂的學習,并能找尋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利用信息技術的情況下,能深化自己的數學學科能力,能提升學生的自主探尋能力,進而豐富學生的學科知識。
一、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革教學模式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傳統高中數學教學,多是教師進行課程知識的講解,而學生則成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學生在被動學習中,始終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進而會讓學生的思維受限,學習效率下降。但現代信息技術的搜索和存儲功能的出現,能讓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積極的搜尋知識點,并能依靠自身的能力,運用信息技術對數學的知識進行分析、探索、討論,進而能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也能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
例如,課堂教學中,教師在為學生講授“空間幾何體結構”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先要按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分組,并要求各個小組使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對本節課程的相關知識點進行搜索,然后讓學生將搜索內容進行整理和分類,使得學生在課堂講授之前,先對知識有著系統化的認知,進而在相關知識引入的時候,能形成更為清晰的學習思路。例如,教師要求學生總結棱錐、棱臺、棱柱等空間圖形的結構特征與定義,課堂教學中以小組為單位,對材料進行分析、溝通和交流,結合自己的理解,與小組成員開展討論,小組成員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就小組成員不成熟的想法進行質疑,最終讓學生使用自己的話語將各類圖形的幾何體定義和結構特征更好的描述出來,最終由教師進行評價。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對本節課內容有著詳細的認知,并在正式學習活動開始之前,讓學生能對知識有著深度了解,進而為學生今后數學知識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使用信息技術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
高中階段的學生思維異常活躍,并敢于提出不同的講解與想法,特別是一些啟發性的問題,他們是樂于思考的,也是善于思考的。所以,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新課程的導入期間,需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問題情景,以讓學生課前集中其全部注意力,并能開起其思維的閘門,讓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知欲得到深化,進而能讓學生的新知識學習狀態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進而能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
例如,在學習“函數單調性”問題的時候,先要對函數的概念進行導入,然后使用信息技術將學生所在城市的某個季節溫度變化情況進行統計,并將數據內容轉換為圖表展示出來,最后提出與學生生活經驗相關的真實問題。讓學生通過圖形變化,對知識有新的認知,看到使用數學進行溫度圖形呈現,能清晰地了解到該季節的城市溫度情況,讓學生對知識產生熟悉感和親切感,進而能降低學生對知識學習的厭惡感,這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高中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 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難點突破,提高教學效率
數學當中有很多知識點都與空間和數量有非常大的聯系。教材當中所包含的大多數知識點,在講解的過程中如果單單依靠教師進行口語描述,是非常難以表述清楚的。傳統教學當中,教師利用板書或者畫圖等等方式進行講解,但是起到的教學效果并不十分明顯,學生在理解上還是有很多的誤區存在。而現代教學當中對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這種概念教學問題,能夠有效地將抽象知識點進行具象化,將復雜問題簡單化,將靜態的知識點變換為動態模式,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對學生產生更大的吸引力,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并且對相關概念以及問題進行更加清晰的理解,能夠有效突破教學難點,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三角函數相關知識點時,對于三角函數圖像以及相關性質學生的理解并不十分到位。例如函數周期知識的掌握、函數圖像變換方法的掌握等等,這些知識點不僅抽象,而且教師在進行表述時也有很大的困難。但是利用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非常簡單地將這些知識點展現到學生的面前。在課件當中,教師可以對相關圖樣進行放大,對變化的過程進行放慢或者快進,能夠有效幫助學生進行理解的同時,還能夠有效控制教學節奏。對于學生沒有理解的地方,教師還可以進行課件的后退重新播放,在二次播放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和疑惑,進行重點講解,從而讓學生能夠將自己的疑惑在課堂教學時間內便得到解決,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有效性,讓學生的學習能夠得到更多的時間。
四、 結束語
新課程改革的深入,使得信息技術這一現代化工具被廣泛地應用到各科教學中來。從高中數學教學的角度思考問題,使用信息技術能讓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學過程變得異常生動,能讓原本晦澀難懂的數學知識變得簡單而生動,讓學生愿意學習數學,也樂于探索數學知識,從而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進行探索,進而了解到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應用信息技術,使其作用能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 陳海強.基于網絡環境下的高中數學教學實踐的探討[J].新課程導學.2015(11):22-23.
[2] 楊文波.現代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的整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6(11):11-12.
作者簡介:曾艷成,湖南省長沙市,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