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麗萍
[摘要]中等職業教育屬于就業型教育,其辦學目標在于為社會與用人單位的生產和服務、管理提供技能型人才。當前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創新,中職教育的辦學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由于中職教育具有鮮明的就業形勢,所以在此環境下,中職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語文學科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中能夠秉持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職業素質為主導,潛心研究教學內容與學生多元化職業需求的關系,才能夠提高中職語文教學質量。在此背景下簡要分析,基于就業指導下中職語文教學策略,希冀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與實踐應用能力,為日后更高層次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就業指導;中職語文;創新教學;專業需求
[中圖分類號]? G712???????????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235-01
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迅速,市場競爭也更加激烈,就業形勢也極為嚴峻職業學校的學生面臨著重大的學習壓力。在此情境下,中職院校應當以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為主,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養。
一、掌握語文教學精髓,提高學生心理素養
語文學科具有文學性、工具性、思想性等眾多特點,語文課堂能夠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所以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交流,能夠正確地運用語言藝術或者是多媒體教學材料,引導學生進入文本作者的思想情感中,學生在閱讀時能夠感悟作者的內心,以多元化的角度看待世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品格和心理素質,建立自己所處的環境基礎。
當前中職院校語文教學中,有眾多能夠挖掘職業觀內涵的文本,例如梁啟超的《敬業樂業》中,可以尋找到敬業樂業的精神,以及“因勞作而感到圓滿”;《她找到一個新行業》中描述的自強自立形象與勇敢創新精神,以及運用多項思維發現有效就業信息的思想技巧。通過具有職業觀內涵的文本內容,再加以引導和幫助,有助于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健康正確的就業觀念。在此基礎上,教師應當抓住課堂教學時機,對學生開展就業指導。例如教師在講解《瑣憶》這篇文章時,應當讓學生了解到魯迅先生的偉大人格,并且結合魯迅先生的生平經歷,講解魯迅先生三次因為國家和民族改變職業志愿的故事,使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職業發展觀念。
二、因勢利導,有效滲透職業道德教育
在就業指導下開展中職語文教學觀念,教師必須因勢利導,有效的滲透職業道德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工作態度以及工作熱情。由于職業道德是學生在日后職業活動中思想必須遵守的規范與準則,也是職業道德的具體體現,所以學生必須樹立無私、誠信、勤奮、堅毅、勇敢等一系列職業品質,才能夠日后可持續發展。在文章講解時,教師也應當拓展語文知識內容,切實發揮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深層次地挖掘文本內涵,引導學生了解當前我國的就業政策與就業形勢,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與發展觀,能夠走健康積極的就業道路。在文本內容分析時,應當結合文本內容的主體思想以及學生的認知規律,有效滲透積極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通過評價文學作品幫助學生構建職業觀念。例如,《儉以養德》這篇文章,教師應當有效把握文章的中心論點,分析文章層次,帶領學生挖掘文本中闡述的道理,使學生分析不同行為的美丑與是非,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與因勢利導的育人,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與思想覺悟,從而形成良好的職業品格。
三、加強應用文教學,提高學生寫簡歷的水平
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遵循以文化課為基礎,文化課又為專業課服務,專業課又為生產實習課服務的原則,將語文教學當作最重要的基礎,充分重視語文應用文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才能夠使學生有良好的基礎和口語表達能力。由由于中職學生語文基礎知識較為薄弱,開展公文寫作教學應當循序漸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寫周記,無論寫什么題材或者是什么內容都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歌詞與文章,也可以進行聯想和分析。教師通過周記與學生溝通交流;學生可以在周記中表達自己對教師的不滿,或者是學校的意見,或者是青春期的煩惱以及人際交往的困惑。長此以往,學生便會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能夠與教師進行心靈的溝通與交流,也能夠提高寫作能力,積累寫作經驗,在學習寫簡歷與求職信時,便容易得多。簡歷的內容可以照文本模仿,但是不同的專業有各自的特點,應當進行自我推銷,將自己的業務技能與專業特長以及其他方面的優點和潛能表現出來,并且針對用人單位的要求做自我介紹以及自我推薦,何以采用說明文的方法有效的運用,繼續條理清晰、語言通順,所以教師必須加強語文寫作技巧的有效融入,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不要再一味引導學生寫八股文或者套用格式寫作,應當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發展規律進行有效的表達。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樹立以就業為導向的發展觀念,切實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能夠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化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素養,有助于滿足社會和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培養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楊明祥.職業學校職業指導應從何開始[J].職業技術,2006(16).
[2]盧容遠,等.職業心理與職業指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楊艷,趙燕.論中職個性化職業指導[J].成功(教育),2012(24).
[4]陳志剛.中職學校職業指導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