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學成
摘要:幼兒體育活動是促進幼兒智慧發展的重要途徑。體育活動的內容非常豐富,形式也可以非常新穎有趣,能夠將師生互動、與人交流以及人與環境關系處理等多方面能力鍛煉集中在一起,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本文主要研究了幼兒體育活動中的體驗教育,并提出了強化體驗教育效果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幼兒體育活動;體驗教育;策略研究
一、幼兒體育活動中體驗教育的主要內容
在幼兒體育活動中的體驗教育主要可以分成情感教育、性格教育以及耐挫教育三個大的方面。在情感教育當中,通過體育活動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讓幼兒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引導積極的情感體驗,讓幼兒面對活動、生活、學習的情感態度變得積極向上。在性格教育方面,性格的養成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耐挫教育主要是利用體育活動中競賽的輸贏和強弱,讓幼兒體驗失敗和挫折,并引導幼兒將不良的情緒如緊張、煩躁、痛苦等進行化解,讓幼兒學會自我控制和調節,提高幼兒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幼兒體育活動中體驗教學的措施
(一)通過創設活動情境,強化幼兒的活動體驗
幼兒體育活動當中,游戲化的元素非常多,一方面是因為幼兒愛玩的天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幼兒的年齡還小,將體育活動游戲化能夠有效增強活動的趣味性,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強化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各方面體驗。可以通過創設游戲化的情景,讓幼兒盡情“享受”游戲活動帶來的樂趣,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曲線跑”的游戲活動,將障礙物設置成森林的模樣,然后讓幼兒模仿兔子、小鳥、青蛙、小狗等動物的動作進行跑步,這樣在模仿游戲的氛圍中,幼兒興趣十分濃厚,不僅積極進行模仿和鍛煉,同時也更好地和其他幼兒進行共同交流,通過游戲的活動細節還能夠鍛煉幼兒的創造能力。在游戲化的情景活動當中,幼兒不僅能夠體會到積極的情感,同時對于幼兒的性格教育以及心理素質教育都大有裨益。
(二)通過活動器材制作,進行體驗教育滲透
在幼兒體育活動當中,尤其是游戲化的活動當中,活動器材是非常重要的活動道具,組織幼兒進行器材的自制,不僅能夠豐富體育活動的內容,同時能夠有效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并且在器材的制作過程中,能夠極大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成功體驗、團結協作體驗等等各方面的體驗,在潛移默化當中實現體驗教育。如利用廢舊的紙箱子制作“恐龍裝扮”;利用飲料瓶制作制作成“標志物”,然后進行“障礙練習跑”“平衡訓練”等體育活動。當幼兒成功制作出活動器材,并用之進行活動參與時,不僅會讓幼兒有強烈的成功體驗,同時自制器材的投入使用能夠讓幼兒更加樂于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去。通過這些活動器材的制作,能夠有效將幼兒的情緒和注意力集中到活動本身,讓幼兒能夠全身心投入其中,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以及興趣。
(三)強化幼兒之間的協作交流,強化幼兒的溝通體驗
幼兒的溝通協作能力是體驗教育當中非常重要環節,通過溝通交流的教育和引導,能夠促進幼兒積極情趣和性格的培養,有利于發展幼兒的“情商”,讓幼兒能夠更好地把控自我的情緒,并學會傾聽和感受他人的情緒,學會同他人進行溝通和協作,綜合提升幼兒的各方面能力。例如在體育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兩人三足走”“接力障礙跑”等需要協作的互動項目,在活動之前講解規則,然后將幼兒進行分組,并指導幼兒進行溝通交流,協商進行活動的策略,最后組織幼兒進行游戲競賽。在這一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師要非常重視兩個環節,一個是給幼兒留出一定的時間讓他們進行協商合作,并進行簡單的合作實踐;另一個是在競賽完成之后及時進行總結和評判,對于合作非常默契的幼兒可以進行簡單的“采訪”,讓他們將如何進行交流和協作的過程進行講述,對于配合不太好的小組,教師可以讓他們吸取失敗經驗重新進行合作交流,制定協作方案,再進行活動競賽。
體驗教育需要教師將幼兒放在教育的主體地位,注重幼兒的主動積極性,讓幼兒全身心投入到活動當中,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揮體驗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化體育活動強化幼兒的參與積極性,提高幼兒的體驗基礎。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創設貫穿整個活動的情景,將幼兒帶入其中,豐富幼兒的體驗;通過活動器材制作,讓幼兒參與到體育活動的更多環節當中,豐富活動的體驗和嘗試內容,更好地滲透體驗教育;在活動的過程中積極增加幼兒之間溝通協作的內容,為幼兒更好地體驗合作交流提供條件,在幼兒實踐過程中體驗合作和交流的技巧,促進幼兒體驗教學中的情感、性格、心理素質、等多方面教育。體驗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僅需要教師通過優化活動手段優化教育效果,更需要持之以恒,在日常教育中積極滲透體驗教育,潛移默化中促進幼兒的快速成長和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于焱.“體驗教育”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實踐研究[J].遼寧教育,2017(12):78-79.
[2]李蕾.在生態式體驗教育中幼兒社會性交往合作能力的培養[J].才智,2014(30):85.
[3]王蘭.生態體驗教育——幼兒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J].成才之路,2014(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