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素質化教育的發展與推進,我國小學教育的教學傾向逐漸由應用型轉向素質型教育。但這僅僅是教學目標上的轉變,在實際教學手段中多數小學數學教師仍舊采用了舊有的應試型教學手段,這不僅不利于小學素質化教育,更不利于學生形成全面化的學習能力。為此,我省現制定了“致用課堂”的教學計劃,這一教學計劃中的數學分支是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致用課堂的實踐研究,希望通過這一教學研究為其他教師同行提供有益借鑒,從而提升小學數學素質化的教學進展,進而提高小學階段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致用課堂
在過去的教學環境中,教師主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使學生考取好初中。為了使學生能夠考取較好的初中,教師不得不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學生應試能力的培養。這就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味地重視學生運算能力、解答能力,忽視了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所謂數學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習得的、對數學學科學習有益的能力綜合,包括理解能力、運用能力、實踐能力等。當學生具備相當的數學核心素養能力后,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時就能夠具備一定的整合性與前瞻性,極大地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率。而我省的“致用課堂”教學計劃就是為了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能力,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一、 教師順應“致用課堂”發展趨勢,樹立素養教育理念
現在素質化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理論的主流,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必須順應這一發展潮流。而我省就“素質化”“核心素養”等教育理念,設計了“致用課堂”的課題研究計劃,作為處在其中的小學數學教師更應當順應“致用學生課堂”的設計理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樹立素養教育理念。這是因為多數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受以往教學慣性等影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舊較為自我,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感受與學習傾向,只關注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這不僅違背了“素質化”“核心素養”等教學理念的要求,更不利于“致用課堂”教學研究的要求。故此,教師想要對學生進行素質化教育,首先自我就應當樹立起素養教育理念。
例如:在教學“眾數”這一數學概念時,我就沒有用原有刻板的概念教學方式為學生進行講解,而是引導學生從生活中進行觀察,盡量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對其形成基本的認知與理念。在這一過程中,某位學生就提出“鞋店老板在進貨時,是依據眾數概念,選取購買人數最多的鞋碼進貨,以降低自身的庫存成本與出售壓力。”可見,當教師在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引導時,學生也能夠較好地進行理解并將相關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
二、 使學生參與到“致用課堂”,調動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
“致用課堂”作為一項教學研究計劃,不可能脫離學生的參與取得研究成果與教學成果,必然需要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且這種參與不能是淺層的、虛偽的,必須極度真誠,這樣才能夠保證教學研究中所獲取的教學成果真實有效。為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調整、改進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與課堂教學內容,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教師要脫離國家層面的教學計劃,而是指教師依據學生的客觀需要,對教學順序、教學內容等進行有限微調,以使課堂教學適應學生的學習需要,盡可能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就“核心素養”培養這一教學目標而言,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局限于“數學”這一教學內容,而是依據學生的學習實際進行其他學科知識的融合教育。
例如:在教學“雞兔同籠”問題時,我就沒有采用傳統教學方式,而是利用了“基本邏輯”內容,設定雞兔動物擬人化并可以抬起自己的腳,在此設定背景下要求雞抬起一只腳,兔子抬起兩只腳,此時還有26÷2=13只腳,這時雞兔都只有自己一半的腳在地上,籠子里只要有一只兔子,腳的總數就會比頭的總數多1,這時腳與頭的差為5,即兔子為5只,可得雞為3只。在這一情況下學生就能夠得到一定的“邏輯知識”培養,當學生對這些知識內容有著一定的了解與認知后,自然可以將之運用到實踐學習過程中,有效提高自己的數學學習效率。這也就達成了“致用課堂”對學生素質化能力培養的教學要求。
三、 教師提高自我反思意識,不斷進行自我反思
“致用課堂”教學研究強調的是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與提升,這就意味著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而教師則是教學的引導與解惑者。但在多數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認知中,學生仍舊處在從屬地位,教師教學是為了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這種教學認知自然是不利于“致用課堂”的發展與完善的。因此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要提高自我反思意識,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其反思內容不僅僅要包括課堂教學內容,還應當包括教學思維、對學生的教學態度等,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推動“致用課堂”教學的蓬勃發展與完善。
結語:“致用課堂”作為一項教學研究計劃,其教學理論與研究內容并不具備新穎性、創新性,但其研究成果的積極作用卻能夠有效地推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發展。這是因為其針對教學過程中阻攔“素質化”教學發展的因素進行探究,期望通過這樣的教學研究方式為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提供教學方法論的理論支持,從而改變小學課堂的教學面貌,進而提高小學數學素質化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海霞.利用多媒體優化數學課堂教學——以小學數學中角的一系列學習的課堂教學為例[J].教育,2017(3):00077.
[2]羅占瑞.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以館陶縣蘆里聯合小學為例[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張政,浙江省金華市,浙江省浦江縣白馬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