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德
【內容摘要】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頻發,案件表現出成人化、突發性、低齡化和手段更趨殘忍的特點,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思考和反省。中職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培養大量懂法護法的技術工人,不僅是家庭和學校的責任,更是全社會的責任。本文從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學科教學角度出發,談談如何對中職生進行法治教育。
【關鍵詞】職業道德與法律 中職生 法治
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頻發,且表現出突發性、成人化、低齡化和手段更趨殘忍的特點,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和反省。中職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培養大量知法守法的技術工人,不僅是家庭和學校的責任,更是社會的責任。《職業道德與法律》是中職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其主要任務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和法律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綜合職業能力形成。
一、對中職生進行法治教育的必要性和中職生學習法律的緊迫性
1.加強中職生的法治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在我國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各種復雜的社會問題、不安定因素、各種違法犯罪活動仍然存在,尤其是青少年犯罪形勢嚴峻。職業學校作為社會的一部分,社會上的各種矛盾、各種不安定因素必然會反映到學校來。中職學生法律意識的強弱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必須用社會主義法治思想教育中職生,提高他們的法治觀念。
2.加強中職生的法治教育,是中職生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需要
(1)從本質來說,素質教育就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的教育。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中職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中職生亟需在學校的正確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
(2)中職生這個群體的特殊性就決定了國家和學校要重視中職學生的法治教育。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數是學習與行為規范“雙困生”,他們大多文化基礎較差,自控能力弱,遲到、早退、曠課、夜不歸宿、不遵守課堂紀律習以為常,甚至吸煙、酗酒、打架也是屢見不鮮。這些無疑都給學校的管理和德育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但中職學校肩負著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任務,以提高初中級專業技術人員綜合素質為己任,學校加強法治教育責無旁貸。
二、對中職生進行法治教育的舉措
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要遵循教育規律,要以課程教學為主要渠道,形成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緊密結合的學校法治教育的網絡和體系。
1.立德育人,教師必須身先垂范,做學法守法的先行者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是學習興趣激發者,是德育思想的引領者。教學效果的優劣,關鍵取決于教師。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法治教育,要求教師首先必須具備較強的法治意識,這是一個前提條件,否則一切都是空談。教師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開展學習法律知識的活動。提高教師們的守法意識和依法保障學校、教師、學生正當權益的自覺性。
2.知行統一,重視《職業道德與法律》學科教學的實效性
長期以來,我們在很大程度形成“滿堂灌”“填鴨式”的單一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得不到充分尊重與發揮,學生始終處在被動學習的地位,因而也必然會影響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創新教學途徑和方法,是搞好《職業道德與法律》學科教育教學的關鍵。為此,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方法,改變“滿堂灌”的做法,結合中職的特點,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主體性,強調教學實踐性和注重直觀形象性,不斷地探索符合中職學生實際的多樣化教學方式。
(1)要重視案例教學法。在選擇教學案例時,堅持“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原則,把枯燥的法律條文變為一個個鮮活的案例,運用現代的多媒體手段進行直觀、形象、生動的教學形式。如組織學生觀看、收聽法律專題的電視片或錄像帶等,讓中職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將法治教育滲透在富有吸引力的內容和環節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在學法、知法過程中形成較強的法律意識和法律信仰,以法律規范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形成良好的守法習慣。
(2)要重視體驗教學法。學校要重視課內教學,更要重視課外實踐。要通過實踐這門課堂之外的教育形式做好法治教育工作,同時把體驗式的教育滲透在課外活動中,讓學生切身體會到遵守法律法規的重要性。如:舉辦演講、辯論賽、學校法律知識競賽、“模擬法庭”,開展法律知識咨詢;請警察、法官、檢察官和律師等來學校開設中職生法制講座;組織學生參觀未成年犯管教所、法庭旁聽等活動,使學生逐漸形成主動參與、發現、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讓課堂教學煥發出活力,營造出濃厚的校園法律文化氛圍。實踐證明,多種形式并用的法治教育要比單純的法律課程教學效果更有滲透力和震撼力。
3.躬行踐履,中職生要做學法、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的踐行者
中職生要認真學習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遵守校紀校規,遵紀守法,嚴以律己,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防微杜漸,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自強、自尊、自重、自愛,爭當一個文明的新時代中職生。
中職生的法治教育,任重而道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期堅持,常抓不懈。也需要社會、家庭行動起來,形成合力,為中職生學法守法創造一個良好的法治環境。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郭城農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