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素紅
摘 要:在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下,為了能夠讓學生學習好數學課程,教師在給學生布置數學課后作業的時候,都應該遵循有效且合理、量少且精練的原則去布置,以此來達到減時增效的良好效果。優化小學數學的課外作業設計,相對于以往的課外作業形式而言,不斷完善,這也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和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為以后更好、更深入地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后作業;設計方式
小學生年齡偏小,智力正處于發展的高峰時期,他們的心理和思維還并不成熟,對待遇到的問題,思考的方向和角度跟成人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所以,在對小學生布置課外的數學作業時,應該盡量減少死板的文字類型作業的占比,增加更多趣味性的作業內容,這樣既可以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夠讓學生從內心當中不把課后作業當作負擔,把課后作業當成是有意思的游戲去做。
一、充分認識和了解小學數學課后作業設計的作用
小學數學的課外作業布置,對于課堂中的學習而言,是前期的學習準備、是課堂學習中的強化,是課堂學習后期的延展的一種重要方式。作為教師對于學生課堂學習結果的測評依據,一定要對小學數學課后作業的設計做好優化工作,設計一些能夠激發出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的濃厚興趣,能夠最大化鞏固課后學習的知識,提高學生利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更好地掌握且運用數學知識,教師再加以有針對性的分析和指導,讓學生在完成課后作業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例如,在學習完人教版第十二冊“納稅和利息”這節知識后,我讓學生到當地銀行,把當時的利率表抄下來。并設定了一個情節:給你們2000元,你們自己決定存多長時間,計算一下,到期可得利息多少元?同學們興趣盎然,參與熱情高漲,很積極地就完成了這一作業,使學生養成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對事物全方面考慮的思維方式,給以后更多學科的學習做好基石準備。
二、設計趣味性和知識性并存,內容豐富多彩充滿趣味的作業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但是,怎樣設計出讓學生真正感興趣的數學課外作業,教師一定要認真思索、仔細研究并且真實地去實踐。在設計小學生數學課后作業的時候,教師一定要綜合考慮到小學生的本質特點,從實際的教材內容、小學生的認知能力等方面出發,調動起學生的各種情感因素,使學生在聽到、看到、想到、玩到的過程中,記住學習內容。
例如: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圓”的課堂內容之后,教師可以針對生活中的現實情況設計課后作業。作業一:到網絡上去搜索材料,用筆去記錄找到的關于“圓”的有趣的內容,在下一次的課堂回顧中進行評比,評比中獲得前三的給予獎勵;作業二:讓學生到自己的親戚朋友家里做一個小小的采訪,并記錄整理出“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以什么樣的物體形式存在;作業三:在集體中,舉行一次討論展示會,討論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了“圓”是什么物體,為什么車輪做成圓的,而不做成長方形或正方形?在討論中讓學生知道車輪平面采用圓形和井蓋平面輪廓采用圓形的一個原因都是利用了同一個圓的直徑都相等的性質。
課外作業的設計中密切關系生活,使作業的可實踐性更強,也讓學生通過教師設計的課外作業更加關注身邊的生活,融入身邊人的生活當中,這樣的課后作業不但有較強的趣味性和知識性,內容也更加豐富多彩,更吸引學生的興趣。
三、設計能夠帶動學生主動去學習并且相互合作的數學課外作業內容
所謂自主學習能力就是能夠促使學生主動、自覺并且獨立地去完成相應的作業,但是每個學生作為個體,是生活在一個整體當中的,在遇到一些自己無法獨立去完成和解決的問題時,他是一定需要與人相互溝通和合作的,所以,在設計小學數學課外作業的時候,教師不但要意識到學生的知識能力和實踐水平,更要設計出小學生需要跟其他人合作才能夠完成的課后作業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既具備完成課后作業的能力,又沒有超出他能夠接納的問題范圍。
每個學生都是班級中的一個個體,而對于這個個體整合的教師而言,所面對的是一個班級的學生,每個學生的作業交上去后,教師要面對的是整個班級所有學生的作業,工作量頗大,是一個重要且艱巨的工作,鑒于此,有些作業,教師必須要自己去批閱,對每個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點撥和引導,而有些淺顯的作業,教師就可以設計成學生相互參閱評比的形式。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圓柱、圓錐”課程中,給學生設計的課后作業內容如下:以生活中常見的圓柱和圓錐為實例進行測量,帶入到公式中進行計算,并形成文字形式記錄到作業本中。這樣做不但帶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讓學生在每天的課后作業中進行積累,實現了實際生活跟理論知識緊密聯系,個體和整體息息相關,在合作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和協作的共贏。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課后作業的設計既是一門科學探索又是一種藝術方式,每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但要重視課堂中教材知識的講解,也要能夠通過綜合課堂中的講解、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知識的具體情況,對課后作業做精心的設計和布置。巧妙的內容設計,充滿童趣的作業形式,使學生能夠享受輕松且愉快的數學知識學習過程,最終順利學習更多的學科,成為真正的高素質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吳云霞.新課標下數學課后作業設計探析[J].成才之路,2017(23).
[2]王寧寧.淺析小學數學課外作業設計的優化[J].未來英才,2016(4).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