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晶
摘 要:英語作業是學生獲取英語知識、形成英語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此,采用實例研究的方法,從英語作業設計及評價改進入手,提升學生的英語作業興趣,滿足學生發展需求。
關鍵詞:英語作業;提升設計;優化評價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英語的教學活動不應該僅僅限制于課堂教學,而要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作為教學的補充和延伸,英語作業既是鞏固、掌握和深化所學知識不可缺少的渠道,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培養學生熟練運用語言能力的必要手段。英語作業應用得當,有助于控制學生英語學習負擔,促進學生鞏固英語學習內容,評測英語學習情況,發展英語學習能力,有助于英語教師了解學生英語學習情況,發現優勢與不足,把握問題產生原因,進而采取改進措施。
一、小學英語學科作業存在的問題
目前,部分英語教師在英語作業設計、評價及實施方面投入的精力不足,缺乏一定的智慧。有的教師對于英語作業設計憑個人經驗,缺乏深度思考。有的教師英語作業評價方式單一,缺乏體驗發展,忽視科學評價。
孩子們普遍討厭單調的抄、默、背英語作業,對于形式單一、內容千篇一律的英語作業評價也是毫無興趣。長此以往,被動作業、效能低下的情況就會顯現。數據顯示,“感興趣的”“有意思的”“有挑戰的”“互動性強的”“動手實踐的”等是孩子們眼里的好作業。
作為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關注什么樣的英語作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什么樣的英語作業能夠讓知識學以致用。因此,教師必須更新英語作業觀念,從英語作業的設計及評價等方面進行改進提升的實踐。
二、提升英語作業設計品質
優化英語作業設計是英語教師改進提升的核心內容。通過明確英語作業屬性、梳理英語作業分類結構、規范英語作業設計量表以及應用英語作業分層策略等方法來建立英語作業設計的規范,讓英語作業回歸重建和提升課堂教學的目標,實現英語作業深化教學和提升品質的功能,賦予作業新的使命和生命。
1.確立作業屬性框架
針對英語作業屬性不清、缺乏針對性的問題,英語教師要歸納和規定英語作業屬性,強化英語作業設計的指向性。教師布置時候要切實考慮英語作業的多元性。
單元整體性:整體教學是一種教學思想,是社會發展對外語教學的需要。在解讀英語教材整體結構和版塊功能的關系以及學情分析的基礎上,針對每一個教學單元,整體設計每課時的作業,體現主題性、關聯性、連貫性及銜接性。
目標一致性:英語作業要求與教學目標相一致,作業的內容設計達到作業要求并能使教學目標在作業中得到更多反映。
類型多樣性:除傳統紙筆及基礎訓練英語作業外,包含一定量開放實踐、能力拓展等類型作業。
分層選擇性:提供一些可供選擇的作業題,從作業難度、作業類型、完成方式等方面,給學生提供選擇的機會。同時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選做、免做及分組細化分層作業的操作方式。
時間合理性:學生完成各課時英語作業的平均時間合適,符合相關規定。不同課時作業的難度相當、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完成時間較為均衡。
社會實踐性:新課程背景下的英語作業要以英語語言為載體,體現真實性、生活性、人文性以及社會性的學習任務,充分發揮學生的才智和學習興趣。
2.研制作業設計量表
針對英語作業設計憑個人經驗、缺乏深度思考的問題,英語教師應根據英語學科和學生特點制定不同的英語作業能力目標,建立指向學科和學生的多元作業形式,把握英語學科知識框架和學生認知特征,貼合學生成長特點和需求,形成線上線下結合、學習實踐結合和教學目標、作業目標、作業內容一致的英語作業結構,提升學生的英語作業興趣。通過制作和優化作業設計量表,建立作業設計的規范,明確作業設計的維度和指標。英語作業設計量表可以指導英語教師進行規范化、智慧型的作業設計,從而真正達成品質作業設計標準。以上海牛津 4B M4 U1 A Music Class 第二課時為例:
從此英語作業設計量表中可以了解到教師在設計英語作業時充分考慮了作業目標和教學目標的一致性、作業內容和作業目標匹配性、作業類型的豐富性、作業分層的操作性、預估時間的合理性以及作業周期的多樣性。作業的全面性和均衡性強化了以學生中心的作業模式,促進了學生能力的全面健康發展。
3.建立作業類型結構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要求教師有計劃地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英語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意識。針對英語作業類型單一、缺乏趣味性、實踐性及創新性的問題,英語教師要梳理英語作業類型,明確各類型英語作業的學生能力指向,整合預習復習、基礎訓練、能力拓展、動手實踐及資源共享五大類型英語作業,布置有趣、靈活、高效及創新的多類型英語作業。
教師還可以利用技術手段把學生最“感冒”的英語作業類型整合、分類并活化。
(1)預習復習
教師指導學生通過詞匯、句型、拓展、課外知識及小試身手等內容方式進行預習。借助人工智能,學生會得到一對一的指導。根據上海市小學英語學科教學基本要求,學生借助電子詞典對于詞匯的詞性和詞義以及核心詞組結構要有所了解。利用網絡平臺豐富的復習作業,完成聽力、聽說及閱讀測試等,自動批改并糾錯,師生可清晰地看到錯在哪里,需要鞏固什么。
(2)基礎訓練
抄默的英語作業可以轉換成其他有趣的作業形式,把單詞識記變為連連看、對對碰、猜一猜以及單詞大比拼等創新活動。傳統的背誦語篇一來學生不喜歡,往往應付了事。二來教師無法非常精確地檢測背誦作業的效果。利用網絡平臺教師可將機械的背誦轉換成有趣的配音作業,學生可以任選角色,由專業人士打分評價并精確檢測效果。
(3)動手實踐
動手實踐是一項綜合的社會性英語作業,需要學生綜合思維能力(聯想、歸納、類比、演繹等)及社交能力(合作、交流)的共同參與。上海牛津教材中已經提供了如制作windmill、shadow實驗、調查報告等實踐作業,教師還可以根據單元教學目標設計英語海報、邀請卡片、地圖標志、故事表演、調查報告及項目研究等英語作業,既增強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也有利于培養學生英語在生活中的美好體驗。
(4)能力拓展
課后老師可以提供學生虛擬的一對一人機網絡對話作業,相關的內容老師可以選取原有的教材也可以自己創編。網絡英語資源的豐富性令人嘆為觀止,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包括原版繪本、經典動漫及熱門影視等資源結合教材組合泛視聽作業并配套理解練習。此外基于課程標準的思維導圖、創編自編、改寫故事等都是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英語作業。
三、優化英語作業評價品質
針對英語作業評價形式單一、評價內容千篇一律的問題,教師要實時地、綜合地、全面地評價一個學生的英語作業。教師要確定英語作業評價的維度和方式,提升英語作業評價的差異性,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增加學習努力程度以及提高成就動機。
1.創意的評價等第符號
如果呈現給學生的是千篇一律的簡單符號及等第“√”“×”及“優秀”“良好”等,顯得單調干澀。英語作業的等第符合標準,但代表等第的符號可以多樣變化,如星級、花朵、點贊、掌聲、笑臉等。不同年段的學生看到創意評價等第符號,不僅好奇且心里感到非常愉悅,教師的作業鼓勵既聲聲入耳也是歷歷在目,滿足了他們的成功欲望。
2.多維多元的英語作業評價
上海市中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積極提倡學生、教師、學校、家長等社會共同參與的多向性評價,使評價更全面、更科學。英語作業評價要強調人文性、個性化和互動性。多維度以及多元化的英語作業評價、積極的歸因對學生形成個性化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有著積極的作用。
(1)實時性評價
要在學生對英語作業內容具有新鮮印象及即時記憶時進行實時性的評價,保持英語作業評價的鮮活度。如盧同學完成英語情景短文Have A Picnic后,媽媽在手機APP上完成作業簽字并將作業上傳,英語老師在手機作業消息提示下第一時間進行了作業評價。這篇英語情景短文語言應用正確,設計美觀且表達了熱愛生活的情感,被標記為優秀作業,其他同學紛紛為盧同學點贊。
(2)多元化評價
多元化英語作業評價變單一的教師評價為學生自評、互評及家長、教師評價的多元過程性評價。學生先自評,然后同學互評,接著家長換評,最后教師評價。這樣不僅學生之間相互了解了英語學習成效,家長也可了解孩子的英語學習情況,且多元化評價對學生來說更有信度及影響力。在完成3A M3 U1 My School Period 能力拓展作業,學生從聽取信息、朗讀材料、創編對話到喜歡場所海報完成系列作業,教師對于不同英語作業技能有針對性的評價,家長點星也滿足了學生渴望認可和表揚的心愿。
(3)多維度評價
英語作業要從學生作業態度、作業習慣及作業能力進行多維度的評價。作業習慣要評價學生完成作業能否規范、認真、仔細并合理安排時間,作業興趣要評價作業過程中學生是否具有積極性、主動性及熱情飽滿。作業能力要評價學生完成作業的方式、達標以及特色等。綜合各維度英語作業評價指標可以綜合標記優秀作業。
(4)對話式評價
教師與學生有關英語作業的互動式對話評價架起師生心靈的橋梁,將機械的英語作業評價改變為師生間平等互動的對話,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歸因,提高自我學習能力,同時也在師生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使學生和教師成為朋友和伙伴。教師評價學生4A M2 U1 英語小報有創意但英語書寫要規范,學生對話詢問美觀要點,教師對話書寫規范評價要點:工整、勻稱、稍向右、不隨意涂改及潦草連筆。
粗放型的英語作業設計及評價會給師生造成“費時多,收效少”的問題。綜上所述,英語作業的多樣化分層設計踐行了基于課程標準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充分考慮了學生群體乃至個體的英語學習特征;英語作業的多維多元評價激發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自信心。作為英語教師要清醒地認識到作業設計及評價是緊密聯系并不斷改革和創新的過程,要給予學生喜愛作業的無限動力。
參考文獻:
楊玉珍.豐富作業形式,提升英語運用能力[J].新課程,2017(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