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玲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學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小學數學作為義務階段的重點組成部分,對學生的成長發育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教師要結合學生認知水平,不斷創新改進教學模式,積極運用思維導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升教學效率。因此,針對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進行分析,提出教學策略。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教學效率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認知水平較低,對外界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弱。數學知識具有一定抽象性,對學生的理解運用造成一定困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打破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靈活運用思維導圖,發散學生的思維。同時,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證教學質量和效率,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在新課改背景下,還可以有效滿足其提出的新要求。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創造能力,為其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基礎。
一、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具有重要意義。將課本教材中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形象生動的圖形,引導根據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探索解題思路,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1]。同時,思維導圖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解題熱情。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生的邏輯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提升其綜合素質,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多方面需求。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中的教學策略
1.針對重難點知識運用思維導圖方式
由于數學知識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存在大量的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學生理解運用起來存在一定難度。傳統教學模式存在許多問題,很容易在理解和運用中出現混淆[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學生認知水平合理運用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成圖形和文字敘述,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充分解決數學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認識圖形》時,由于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已經有了認識,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運用這些幾何形體的其中一個面,把這個面畫在紙上,然后告訴學生這些圖形的名稱,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等方法,初步感知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區別。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折一折、畫一畫、剪一剪、給圖形涂色等方法讓學生感知這些圖形的特點,建立表象,在生活中尋找相關圖形。通過將思維導圖運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有效避免出現知識點混淆的問題。
2.針對不同單元的知識進行階段性復習
復習是數學教學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針對不同單元的知識進行階段性復習。同時,將思維導圖與復習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可以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總結能力,養成獨立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具有堅實的數學知識基礎,提升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例如,在復習蘇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長方體和正方體》時,由于此單元包含的數學知識較廣泛,二者知識點很容易混淆。尤其本單元存在的求面積和體積的公式數量較多,許多學生會產生使用面積公式求體積等問題,不能發揮數學知識的根本價值。教師要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靈活運用思維導圖,認真學習此單元的重點難點知識,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長方體、正方體的底面積、體積和表面積的聯系和區別,恰當地選擇相關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和有條理思考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還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3.積極運用“數形結合”教學方法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接觸到的事物有限,其掌握的知識量有待提高。一般來說,數學問題具有邏輯性和抽象性,其設計的數學知識也比較廣泛,使學生根據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自主進行解決存在一定難度。教師要積極對自身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枯燥乏味。教師可以使用思維導圖方法將抽象的數學問題形象化,積極運用“數形結合”教學方法,帶動學生的思考熱情。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鞏固已經掌握的知識,切實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
總而言之,思維導圖對學生的成長發育具有重要意義。將思維導圖運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解題能力,增強學生的綜合數學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合理運用思維導圖,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修煥然.以圖導教 以圖導學: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嘗試[J].西藏教育,2016(10):23-25.
[2]喬樂.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形象思維培養中的影響[J].數字化用戶,2017,23(1).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