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鋼焰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教師在教學中通常采用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方式,按照學生自學—嘗試練習—探究歸納—鞏固應用—拓展提高五個教學環節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主體性。“新基礎教育”提倡“重心下移,人人參與、思考、創造”。“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培養“主動、健康發展”的時代新人。教師在“新基礎教育”的理念指導下,教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乘、除法》復習課嘗試了“三放三收”的三環節教學探索,努力做到“重心下移”。
關鍵詞:新基礎教育理念;小學數學;復習課;知識結構;三放三收;重心下移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我們在教學中通常采用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方式,按照學生自學—嘗試練習—探究歸納—鞏固應用—拓展提高五個教學環節進行教學,由一個又一個小問題牽著孩子的思路走,老師也被教案牽制住了,學生很難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主體性。
“新基礎教育”改變了原來的教學結構,要求在大問題引領下的“三放三收”。“所謂的‘放,就是體現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開放,把數學問題放下去。所謂的‘收,就是把學生解決問題的不同狀態和相關信息‘收上來,一次放和一次收就是一個完整的教學環節。”在《乘、除法運算》復習課中,我也設置了三個大問題,設置了“三放三收”三個教學環節。
一、“一放一收”,復習乘、除法計算知識,引導學生對教材知識內容進行結構化重組
1.“一放”是面向全體學生,放手讓學生學習、思考。通常,在上復習課前,我們會讓學生回家整理復習,畫出知識思維導圖,而這個方式只適用于五、六年級,對于三、四年級的學生,如果硬要讓他們回家做,有的會很苦惱,倍感困難,獨立完成的同學少之又少。基本靠家長幫助,家長沒時間管孩子,孩子就無法完成作業,“如何喚起孩子復習的內在需要、興趣、信心,讓孩子們感受到復習有用、復習快樂,提升他們主動探求的欲望和能力”。我課前讓
每個孩子寫出學過的算式,老師選出教材中所有類型的10道題,打印成作業紙,課堂上先做題,再根據題的類型分類。同桌分好類后,并和同桌說說計算結果,為什么這樣分類。同桌間解決計算中的問題,教師巡視,解決個別學生計算中的問題,并對分類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分類指導。
2.“一收”則是老師根據學生的分類,完善思維導圖,形成乘除法運算整體知識體系。在整理知識的同時讓學生指導什么是思維導圖。如何在分類整理知識時建構思維導圖,逐步組成兩個單元的知識框架圖。在全體同學參與的體驗和感知以后,知道多位數乘一位數結果的數位規律,這是學生在學習中特別容易錯和不理解的地方。通過同桌間解決集錯本的錯題,達到復習課查缺補漏的目的,完善乘除法運算的知識體系。
二、“二放二收”,復習乘、除法計算學習過程中所用的方法和策略,提升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1.二放:通常情況下,對知識整理后,就是練習鞏固,易錯題,考點題操練。但新基礎教育認為,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還要提升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在這個環節,我設置了第二個大問題:做課本92頁第3題,思考:乘、除法計算學習過程中所用的方法。通過這個大問題探討,學生很快寫出豎式的正確計算,但不明白學習乘、除法計算的方法和策略。這時我讓學生再次翻書,把第四、第六單元每一個例題翻看一次,讓學生回顧整個學習過程,積累學習經驗。
2.二收:北師大版教材中沒有特別強調口算和筆算,在這兩個單元的乘、除法口算教學中,教材要求學生用各種方法和策略得到計算結果,非常有利于學生對豎式算理的理解。在交流中,學生很快說出乘、除法計算學習中有什么方法和策略:(1)圈一圈。(2)畫圖法。(3)數線圖。(4)畫表格法及數的拆分法。(5)寫豎式(筆算)。學習方法和策略的歸納總結,凸顯了北師大教材的特點,也有利于學生提升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三、“三放三收”,知識運用,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總結復習的步驟與方法
1.三放:采用多種題型的練習來激勵學生學習,每位同學在作業紙上做練習,鞏固需要掌握的難點易錯點知識,提高計算能力,通過對綜合性練習的分析與概括,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2.三收:這節課我們是怎么復習的?這個問題再次總結回顧,讓學生懂得復習的方法,提升學習能力。復習方法的總結:
(1)看目錄。哪些單元有聯系,相關聯的單元可以一起復習。要復習的單元是從第幾頁到第幾頁。
(2)看每一頁的例題,學習了哪些內容,畫知識框架圖(思維導圖)。
(3)總結歸納學習過程中掌握了哪些方法。
(4)找出錯題弄懂,沒有弄懂的題,通過再次復習相同類型的例題弄懂。
總之,新課程教育理念下復習課的目標還是要溫故而知新,“溫故”使知識得到鞏固和提高。“知新”要對復習的知識進行長程設計,通過舊知拓展新知,或拓寬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延伸和知識,學無止境。通過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乘、除法》復習課教學嘗試探索,把新基礎教育理念“三放三收”的過程結構教學范式運用到教學實踐當中,做到單位時間內教學效果的提高,讓每個學生得到進步,能感受到每個學生數學知識生長拔節的聲音,努力做到使每個學生的生命更加豐盈,凸顯了數學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張向眾,葉瀾.新基礎教育研究手冊[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02.
[2]吳亞萍.數學教學改革指導綱要[M].福建出版社,2017-03:10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