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梅
摘要:導學式教學法是一種依靠導學案來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在語文等學習過程中對教師依賴度相對較小的科目中普遍適用。因此本文中,我將從我所教授的語文學科來具體談談導學式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中職語文;導學案;教學應用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素質教育教學體制的推廣,在“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等新型教育理念的引導下,我國各階段的教育教學制度不斷推陳出新。尤其以啟發式教學、導學式教學、分層次教學等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應用普遍。而本文中所提到的導學式教學模式就是區別于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一種,它以導學案為引,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都有內容設置和教學目的,從而通過課前、課上、課后等多個環節的引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目標、有憑借,知重點、知難點,進而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師生教與學的默契度,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最終促進知識吸收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從學科知識特點來看,語文是一門語言與文學相結合的學科;從教學實際來看,相對于數理化等客觀性學科來說,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對于教師的依賴性相對較小,知識的自主學習可能性相對較高。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導學式教學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變教為導的日常教學模式可以發揮更大的教學作用。當然我們也要考慮到中職學校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相對于普通高中學生來說,中職學校生源在學習能力、知識基礎等方面都還有一定的差異,所以這也就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做好教學模式的調整和轉變,使其更加符合中職學校的教學實際。而下文中,我也將針對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展開探究,談談如何更為合理、科學的利用導學式教學模式提高知識的傳輸效率,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成效性。
一、導學案的制定要做到“以人為本”
導學案的制定實際上算是教師備課的一部分,尤其是對于導學式教學模式的實施來說,基本上全程都需要導學案為引子,進行知識的學習節奏的調整和內容的引入。并且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本身知識基礎較為薄弱,所以導學案的制定一定要站在學生的立場,充分考慮教學實際來制定才能獲得最佳的使用效果。
首先,在導學案制定過程中,教師要做到緊扣課本,卻又能不局限于課本。一方面從知識內容來看,本身教材中所體現的知識內容都是對應階段內需要學生必須掌握的,所以在導學案的制定過程中對于這些內容一定要包含全面,不能有遺漏;另一方面從實際教學需要來看,教材中所包含的內容并不一定都具有可傳輸性,因為對于中國學生來說漢語就是母語,以漢語為載體所呈現的語文知識,有可能學生事先就了解或者具備一定的基礎,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也不需要教師作為重點知識來講解,那么多余的教學時間教師就可以從在課本知識內容的基礎上填充一部分課外知識內容,從而豐富課堂教學。而這一部分內容就可以通過導學案體現出來,從而貫穿教學始終,提高學生語文知識的儲備量。
其次,在導學案制定過程中還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一方面,因為中職學生在知識學習方面存在基礎薄弱問題,所以針對教學大綱規定的知識點的呈現,不論是課前預習內容還是針對新知識的問題設置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并做到最大限度的簡單化、基礎化,避免學生在聽課之前就出現學習受挫的情況;另一方面因為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日常學習科目較多,所以導學案中不論是預習題目還是練習題目都要重質不重量,避免給學生過多的學習負擔,進而導致學生惰性心理的出現,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導學式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導學式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實現,基本也是以教師事先準備好的導學案為憑借,進行知識的引入。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導學案控制好教學節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學習。
首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導學案做好知識的過渡。因為通常導學案會在新知識學習之前就發到學生手里,讓學生事先進行知識預習,所以在授課過程中學生對于所要學習的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而我們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在導學案的基礎上進一步通過問題、觀點等實現新知識的引入,從而實現知識的自然過渡,讓學生從心理上感受不到知識的學習難度。例如在上課一開始通過導學案中“知識回顧”部分內容的講解,讓學生通過回顧已經學過的知識內容,然后再過渡到導學案中的學習任務部分,通過學習任務進一步明確課堂教學中需要學生學習的新知識,同時也給學生進入語文思維留出一定的時間。
其次,導學式教學模式在課堂知識教學應用過程中,還要通過導學案中不同部分的設置來控制課堂教學節奏。一方面導學案中通常不會直接摘抄例題,大部分是經過教師改良過的例題,更加符合班級教學實際,而在教學開始之前學生就已經對此部分例題進行了預習,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這部分例題為引線進行知識的講解更容易實現知識的吸收度;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導學案的例題來調節每部分的教學時間和節奏,尤其是在知識講解過程,根據學生的知識反饋來決定哪一部分題目重點講解,而哪一部分題目可以一帶而過,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利用導學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
語文是一門需要學生持之以恒的學習才能見成效的學科,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更加需要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進而實現學習的持續性。所以,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導學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通過導學案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導學案中一定要包含課前回顧知識和課上學習任務兩個部分,通過這兩個部分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以完成任務的形式進行知識的復習,另一方面也可通過學習任務引導學生有目的的進行預習,進而一步步培養起學生主動預習的習慣。
其次,通過導學案可以培養學生課后復習的習慣。對于中職學校來說,學生需要學習的科目眾多,所以僅僅是依靠課堂教學上時間很難完成知識的全部吸收和掌握,所以就需要學生主動進行課下復習。而導學案中會包含相應的隨堂練習和課下練習題部分,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課堂學習反饋對于復習知識進行篩選,從而保證學生課下復習效率的提高,同時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總之,對于中職語文教學來說,導學式教學模式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班級的教學實際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節奏的調整,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