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嬌
摘要:初中階段是學生的啟蒙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上的可塑性是最強的,但因為應試教育的問題,家長、教師、學生所有人都把重心放在了考試成績上,孩子們的德育被忽視。隨著新課堂的推進,德育教育被越來越關注,因此如何解決當前初中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已成為重點。隨著新課堂的推進,對學生的評價不再是以學習成績為主導,而是多元化的引導學生,以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為核心,多元化的引導學生,使學生養成一個好的品德,才能更為有效的讓德育之花在初中課堂中綻放。作為初中班主任如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十分值得思考的一個話題。
關鍵詞:德育之花 初中班主任 綻放
一、培養初中德育的意義
在教育不斷發展和完善的今天,初中學生的學習發展和德育教育研究得到了社會的廣大關注,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班主任往往只是看中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學校的升學率,制約了學生性格的養成。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學生德育教育,教師隊伍通過不斷的學習與實踐,從中發現現在的初中教育體系與國家大力推行的素質教育有很多矛盾的地方,評價一個學生的好與壞,不能只是依靠學生的學習成績的好壞下結論,而對學生的德育發展視而不見。構建初中德育教育體系不僅對學生提成了高要求,對班主任同樣也是個新的挑戰,在班主任管理過程中,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要讓學生變得有禮貌,愛勞動,全面發展的人才。班主任不再是為了培養出一個好的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為目標,而是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核心,大力發展學生的德育素質教育。
二、培養初中德育教育的問題
教師成員深入開展進入課堂,認真檢查構建初中德育問題和原因,采取對癥下藥策略。經過認真分析我們發現現在教師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核心,使學生缺少學習的樂趣,而導致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身為學生的管理者還要多鼓勵學生,多在學生的身上尋找發光點,并對其引導,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看到自己身上的長處以及優勢。使其從心里產生一種成就感。培養學生樹立健康的心理素質。并且由于學生入學的壓力越來越大,學校為了自身的升學率和名聲考慮,更加愿意選擇一些成績優秀的學生入學,這就導致了在學生發展過程中一切向著成績看的結果,而自身的德育教育得不到有效的培養。甚至一些學校舉辦一些入學考試來檢驗學生的入學條件,而入學的唯一標準就是考試成績。一些成績好的學生可以較為容易的入學,但其他方面不足卻被學校視而不見。而一些學習成績一般,但其他方面很優秀,多方面發展的學生,卻被學校拒之門外。這種不公平的入學考核制度嚴重影響著初中德育教育發展。
三、初中班主任德育策略
(一)轉變社會認知
現在社會普遍認為初中階段學生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而不知在這期間正式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重要階段。社會階層普遍認為學生的好壞是與學習成績是直接關聯的。從而忽略了學生的德育的教育。社會應當樹立正確的觀念,要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讓德育之花在課堂中綻放
比如當今社會評價學生好壞的標準很多時候是以學習成績來評價的,我們要積極的改正這一錯誤觀念,提高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教師對德育教育的重視,加強培養學生優秀的品德,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
(二)開展教師教學改革
目前社會普遍認為教師的主要工作就是帶領學生在考試中取得一個好的考試成績,很多學校也是以學生的考試成績而評價一個教師的教學能力的好壞,甚至學生的升學率直接影響到學校的名聲和發展,在這樣一個家長和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逐漸的會演變成死讀書的狀態。我們的目標是改變教師教學的目標,學校也不再以學生成績的好壞來評價教師的教學能力。從教師的根本思想上改變,教師應當把學生的德育培養放到第一位,教導學生做一個善良的人,樂于幫助他人的人。
比如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增加一些好人好事的相關課題。在一些業余時間,組織學生到社會上的一些敬老院,幫助老人打掃衛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過這些義務勞動讓學生感到幫助他人的樂趣,傳揚中華的傳統美德。并且教師以身作則感染學生,從而實現學生的品德教育。
(三)構建文明校園環境
現在由于通訊的發達,互聯網、多媒體、電視、報刊等多方面向外散發著各種各樣的信息,其中有很多正能量的也有很多負能量的,但身為初中學生還不具備分辨信息的好壞,從而導致一些不好的信息在學生中流傳。由于互聯網的發達,導致對學生使用網絡進行監管還難以達到,我們應當呼吁社會關注青少年的健康發育。不要讓一些不良信息污染了青少年的心靈。
比如我們學校可以在學校的網站論壇上做一些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文章和視頻,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樹立良好的品德和輔助教師的德育教學。還可以設置投訴郵箱,以便于方便教師和家長對一些的不文明的情況進行舉報。
四、結語
在我國未來的教育發展中要不斷的創新和改革,讓學生有效學習、快樂學習為基礎,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初中德育教育對于教師隊伍是個新的挑戰,但同時也是自我提升和學習的重要過程。目前我國全面發展學生素質教育理念下初中德育教育還是個新的課題,但其思想的建設和發展是明顯和高速的,由于我國德育教育開展的較晚,學生德育教育的前途雖然光明,但任重道遠,只有通過全社會共同的關注和努力,不斷積累經驗。筆者相信,不久的將來,隨著德育教學發展的不斷深入,德育之花必將綻放初中課堂。
參考文獻:
[1]張嬌旭.積極心理學在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5,(22).
[2]於秀兵.基于生本管理的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方法探討[J].教師,2015,(26).
[3]李萍.淺論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留白”藝術[J].基礎教育論壇,2015,(28).
(作者單位:遼寧省大連市開發區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