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慧慧
摘要:數學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也是我們熟知的啟蒙學科,從出生到小學時代,數學在生活中的影響都不言而喻,作為啟蒙學科的教育者們,我們不僅要在起到一個教育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學生的啟蒙階段要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樂趣,在數學的學習中我們要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力和團隊協作的精神,對學生學習小學數學的興趣進行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創新教學 平等互助 關愛學生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它永遠勝過責任感。”興趣是學習的催化劑,而且強烈又持久。對于數學這樣的學科尤其的重要,雖然說數學是啟蒙性學科,但是“1+1=2”一定比“叫爸爸媽媽”來的要晚,因此在我看來數學的啟蒙一定要比語言要晚,更重要的是家長對學生的引導也是要相對要少要晚的,這樣勢必給我們教學者增加了難度。當學生剛剛接觸到數學的時候,就會發現它既抽象又繁瑣,數學的答案只有對與錯,這樣的模式對于學生和老師都是非常不利的,對于學生而言,一旦錯誤較多,就會有心理負擔,長期以往,學生的信心就會不足,信心不足勢必會影響的學習興趣。同樣對教育者而言,我們因為小學數學解題思路單一,片面的以為只要答案正確,學生考試就沒問題,但是出現答案錯誤的情況,我們往往很難沉住氣,不免會訓斥幾句,這樣的情況多了,學生的興趣也淡了,也漸漸的遠離課堂,這也是我們不想看到的。
因此,一直以來,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成為了一個長期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教育者的我們需要進行思考與實踐來引導學生,通過這些年的教學研討,我們是從以下的幾個方面去努力的。
一、情景教學,課堂永遠是主陣地
數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我們的數學教學者們也都是非常嚴謹的,因此我們的數學課堂一般來說是非常枯燥的,除了公式定義,就是無盡的題目。所以我們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上,改變課堂的授課形式是非常必要的。
所謂情景教學,就是讓學生們在現實的生活中通過實踐去了解數學規律,比如間隔的問題,從一層樓到五層樓中間有幾層樓,有十顆果樹,十顆果樹間一共相隔十米,每顆果樹間距離相等,每個果樹相距多少。以上我們舉了兩個非常典型的間隔問題,雖然這個問題很簡單,但是對于剛剛接觸數學學習的學生來說還是很難接受的,這時我們的教育者可以通過實驗來改變授課的方法,比如樓梯問題,我們可以帶學生上樓梯感受一下,果樹的問題,我們可以帶幾棵果樹來比劃一下,通過構建數學模型,直觀的讓學生感受的數學學習的樂趣,讓學生覺得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并且也不是很難,可以通過我們平時的觀察與實驗去解決問題。
除了制造一些情景,構建數學模型,課堂提問、課堂引導、課堂討論也是非常必要的,課堂提問能讓學生快速的融入課堂,在思考中培養數學學習的興趣,我們可以提出一些模棱兩可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們進行討論。比如余數的問題,我們用1500除以400為例,班級出現了兩個陣營,很多學生認為是商是3余數為3,還有的學生認為商是3余數是300,對于這個問題我們的學生進行了討論和思考。經過討論之后,我們教學者在進行總結,這樣僅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又降低了我們數學授課的難度。從數學這門學科來說,適當的討論與爭辯都是非常必要的,當我們解決一些較難的數學問題時,能用自己的結論說服別人,這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對于學生來說,這樣既可以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又能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平等互助,互相交流才是催化劑
小學是一個非常敏感的階段,學生從一張白紙被教育者一點點的去改變,去塑造。小學的學習中,我們的教育者的能力比學生要強太多太多,同時在小學中,我們的學生也漸漸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尤其是數學的學習更是如此,這是一個小學數學的一個普遍現象。
對于這樣一個現象,首先對于我們教育者來說,要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自己與學生,因為我們接受過更高時間更長的教育,能力比學生強是肯定的,但是在創造性方面我們肯定是不如學生的,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我們要充分的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讓他們了解我們也是參與者,而不是領導者、教育者。數學的學習是我們一起探索,一起實踐的過程。除了師生之間要保持良好的交流,學生之間我們也要保證有良性的競爭和橫向的交流。數學這門學科不同于語文、英語這樣的語言學科,語文、英語這樣的學科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而數學更像是思維拓展的過程,一道相同的題目,可能你沒有做題的思路,你周圍的同學就能有不同的做題思路,而且每個人的解題思路都各不相同,這種討論過程就是一個互相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思維發散的過程,不管你是優等生還是成績稍微落后的學生,每個人都是給予別人不同的幫助,用自己的解題方法去告知別人,尋求最簡單的解題過程就是一個一起探索、一起實踐的過程。作為教育者的我們,需要引導學生去互相討論,讓大家知道每個人其實都是“小數學家”。
三、關愛學生,亙古不變的教學方式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意思就是要想讓學生跟著你的思路,喜歡你的學科,必須要喜歡這個學科的老師。如何讓學生喜歡你,首先你要關愛學生,關愛學生不僅是要表現的學習上,而且要表現在學生的生活中。
在生活中,我們需要和他們成為朋友,而不是領導者,越來越繁重的學業已經成為了很多中小學生的煩惱,因此,作為教育者,我們要適時的進行換位思考,在學生覺得累的時候,我們去進行一些小游戲放松一下,或者以聊天吃飯的形式走進學生的生活中去。同時,在生活中,我們也要承擔一些長輩的義務,幫學生們當成自己的孩子,大到做一些絕對,小到天氣冷暖去添加一些衣服,這些生活中的事情我們都給你給予一些建議與幫助,讓他們親切的感覺到親人般的溫暖,這才是我們教育者應有的職責。
參考文獻:
[1]李金麗.論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J].科技經濟導刊,2016,(26).
[2]馮秀玲.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J].亞太教育,2016,(34).
[3]陳麗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興趣培養策略的探究[J].讀與寫,2017,(11).
[4]高連義.淺談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習興趣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7,(31).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卞莊街道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