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江村
[摘 要]語文作為小學教學體系中的基礎性學科,其學習不但對于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以及情感表達能力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而且還有利于學生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傳承和弘揚,對于學生的核心素質培養以及全面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閱讀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部分,對于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文字解讀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但同時良好的閱讀能力也有利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閱讀能力;培養策略
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推動了教育理念和教學重點的轉變,傳統文化教育在小學教學中的比重逐漸上升,語文教學愈發受到人們的重視,學生核心素養以及語文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成為當前教學的重點,其中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部分,應受到教師的高度重視,根據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理解接受能力做好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養成自主閱讀學習的習慣,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筆者結合自身的實際教學經驗,淺談幾點關于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
一、良好的閱讀能力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意義
(一)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素質教育改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斷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依舊存在著些許問題限制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與核心素養的提升,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1.學生缺乏對閱讀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小學正是學生好奇心理強烈和求知欲旺盛的階段,在課堂上很難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對于枯燥的課文閱讀更加缺少動力,極大地降低了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2.閱讀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依舊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將文章的題材、作者的介紹、主題思想以及表現手法的相關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使得閱讀教學環境和氛圍十分枯燥,降低了教學效率。
3.忽視了對學生自主閱讀習慣的培養,閱讀教學僅限于課堂上的四十分鐘,無法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習慣和深層次的體會文章中情感,加之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較少,沒有養成獨立自主的閱讀學習習慣,使得閱讀教學并為達到應有的目的。
(二)良好的閱讀能力對小學生發展的重要意義
閱讀是人類獲取信息和傳承文化的主要途徑,也是人類不斷進步和充實自己的學習最大動力,因此在小學這一學生習慣養成和知識積累的關鍵時期,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就成了語文教學的必然要求。良好的閱讀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牢固的掌握所學語文知識,并加以溫習和靈活運用,在閱讀中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在增長寫作素材的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樹立起正確的情感態度以及思想道德價值理念。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具體策略
(一)做好課堂教學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良好的課堂導入是成功課堂教學的一半,小學生由于年齡因素和性格特點等問題無法在課堂學習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為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應當做好課堂閱讀教學的導入工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為接下來的引導式教學和講解打好基礎。例如:在課文《晏子使楚》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就可以為學生講述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背景和故事開展的情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課堂閱讀的學習效果。
(二)利用多媒體創設閱讀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是需要學生的興趣支持的,因此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創設生動的閱讀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鑒于此,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方式將文字描繪的景象生動形象的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以動態的圖像和音頻等形式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閱讀興趣。例如在課文《圓明園的毀滅》學習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關于《圓明園》的央視紀錄片,隨著旁白的講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走向,體會近代史中華文明遭受的磨難,圓明園的殘骸鮮活的證明了古老文明遭受的損毀以及悲涼、枯寂的氛圍。
(三)教會學生閱讀方法和技巧,增強閱讀教學效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灌輸式的閱讀教學不如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方式和閱讀技巧,尤其是幫助學生養成記錄閱讀筆記的良好習慣,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重點句子和段落用不同的橫線或曲線標記出來,同時將自己的看法和感想記錄到筆記本上,便于日后的復習和整理。例如在:《祖父的園子》的閱讀過程中,學生就可以將文中關于園子的描寫以及祖父的形象刻畫記錄下來,便于日后的復習和深層次的體會,增強閱讀學習的效果。
(四)鼓勵學生進行拓展性課外閱讀,養成自主閱讀習慣
小學是學生思維活躍和知識積累的關鍵時期,僅僅依靠課內閱讀無法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文學需求和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獨立自主閱讀習慣的養成。我們應當鼓勵學生積極進行拓展性課外閱讀,加強課外閱讀與課外閱讀學習的聯系,幫助學生養成獨立自主的閱讀學習習慣。例如:在課文《草船借箭》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推薦學生進行《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傳》和《西游記》的課外名著閱讀,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三、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必然趨勢,為增強學生的文學素養并幫助學生養成獨立自主的閱讀學習習慣,教師應當做好閱讀教學的課堂導入工作,創設相應的閱讀學習情境,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方式和技巧,鼓勵學生進行課外拓展性閱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 張雪麗.小學語文課程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研究[J].學周刊,2016(09):83-84.
[2] 于海軍.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6(03):45-46.
[3] 趙淺語.試論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考試周刊,2015(07):59-60.
[4] 胡建民.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6(05):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