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以來,各學科對于學生科學素養的要求越來越高,小學數學課程是培養公民素質的基礎課程,數學既是科技和自然學科的基礎,又在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數學的學習能夠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也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小學數學課程對人的理性思維、科學精神的形成有著很大影響,是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的有利且非常重要的學科。
關鍵詞:科學精神;質疑精神;應用意識
經過近二十年的小學數學課程改革實踐,在新課程的大背景下,我能夠感受到新課程帶給我的驚喜,同時也能夠感受到在計算教學過程中面臨的不容忽視的現實問題。現在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整體下降,科學素養普遍較差,如何能夠在低年級計算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是數學教師需要面對而又困惑的問題。為了有效地培養低年級學生計算教學中的科學精神,結合我多年的教學經驗,現在談談個人看法。
一、 努力創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使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教學前應盡量地根據計算教學內容的特點和低年級學生的接受能力,盡可能地準備豐富的學習材料,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過程中應盡量地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由討論,善于描述,樂于表達,將討論所得結果盡可能地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進行合理地學習評價,注意評價的方法多樣化,引導學生進行自評和他評相結合,既關注學習過程,也關注學習結果,對于學生的回答及時給予積極的反饋。
二、 善于激發學生問題意識和質疑精神
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注重學生問題意識和質疑精神的激發培養,首先,要讓學生敢于開口,也就是讓學生敢于提問,有自己的想法,尤其低年級學生喜歡提問題,比如在計算過程中,他們可能會說,“老師這樣可以嗎?”“老師那樣可以嗎?”不管問題提的合理或者不合理我都會及時的表揚。其次,要讓學生勇于開口,這樣一來,學生的勇于開口既能夠得到同學的掌聲,又能得到老師的表揚,又加上他們求真求實的態度,他們的膽子會越來越大,甚至有時候都敢于挑戰老師,“老師你那樣的計算方法,和我的不一樣,我認為沒有我的方法好。”每當遇到這樣的挑戰時我都會微笑著說:“是嗎?那就讓同學們做裁判,我們比一比,好不好?”這樣一來氣氛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了,當然結果肯定是我勝出,我同樣會表揚他們這種敢于質疑的精神。最后,要讓學生善于開口,就是要求學生能夠恰到好處地提出問題,這點對于低年級學生有點困難,因為他們天生好問,有什么想法就想說出來。有時候,他們會說,老師這書上的算法有問題,每當這時候我會說,“別著急,你再想想,好嗎?”“你再想一想,怎么說出來會更好呢”,這些都可以讓學生再一次地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這樣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質疑精神都會逐步地提高。
三、 有效引導學生知識的應用意識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應用意識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有意識地利用數學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釋現實世界中的現象,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問題;另一方面,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涵著大量與數量和圖形有關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抽象成數學問題,用數學的方法予以解決。”當學習到新的知識的時候,我都會有意識地提示學生這些新知識能不能用到我們生活中去呢?比如說在學習到“2+3=5”這個算式時,我會問學生這個算式可以解決生活中的什么問題,學生對于這個算式不陌生,真讓學生回答這個問題可能有點難度,我會適當地給學生提示,我們到商店買鉛筆和作業本,買2支鉛筆和3本作業本可以嗎?你們知道我們一共買了多少東西嗎?你們能列出算式嗎?這樣一點撥,學生對我提出的問題會給出許多合理的答案。再例如,學習乘法口訣時,我就會有意識地提問學生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可以用乘法口訣解決的問題呢?基于大多數學生已經掌握了乘法口訣,這個問題一提出,學生們就會激烈地討論起來,由于學生的應用意識不夠強,很難說出完整問題,在我的適當啟發下,他們會很快地給出很多答案。除了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我還會讓學生用我們剛學習過的數學知識到生活中去解決問題,或者是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可以用數學哪些知識來解決,同時把這些問題記錄在家庭作業本上,每月我們一評比,評出“問題之星”。讓學生時時刻刻想著知識的應用,這樣一來不但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提高了,而且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也提高了。
四、 合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所謂“合作學習”,就是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兩個以上的個體或個體與群體之間互幫互助地進行學習,從而達到共同提高、共同進步的目的。在教授計算教學過程中,當列出一個算式時,我會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計算,同時要求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算法,這一個看似簡單的過程,既鍛煉了學生的獨立計算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由于低年級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的快慢不同,學生的思考和算法不一定正確或者是不夠全面,通過合作,質疑、求實、修正等一系列過程,學生的科學精神會有一定的提升。
總之,小學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計算教學中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需要很多的途徑和策略,更需要漫長的時間訓練和積累。我們平時要盡量給學生創造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讓他們在這樣的條件下敢于提出問題,質疑問題,同時通過合作學習對問題進行批判和修正,學生的科學精神會得到有效地培養。
作者簡介:陳玉,安徽省六安市,安徽省霍邱縣城關鎮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