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茜
摘 要: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在小學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出現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可以實現我們小學數學教學的趣味性、綜合性、多樣性,改變了單一的、枯燥的教學方式,使我們的教學更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更有興趣,更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對提高數學教學效率,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數學教學
1實踐活動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階段的兒童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會盡力去完成。并且在遇到困難時,他們會主動的去探索、研究,努力尋找的方法,使問題得到解決。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設出各種具有問題和故事情景實踐活動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心里產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欲,為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創造良好的條件。例如:在一年級學生學習分類之前,我指導學生進行了一次數學課外實踐活動:收集喜歡的商品,并嘗試著當一當小小售貨員,把喜歡的商品擺放好。這個活動的目的主要是使學生通過收集、思考,進行分類的初步嘗試,親身感受到數學知識與自己生活的緊密聯系,從而激發興趣,增加體驗,培養能力,形成良性循環的主動學習的狀態。
1.1收集
以小組或個人為單位,到超市、商場收集一些喜歡的商品。
1.2思考
假如你是小小售貨員你會怎樣擺放商品,為什么這樣擺呢?
1.3嘗試
大部分學生將自己收集到的商品進行較科學的分類。學生的體會豐富多彩。有的學生發現,可以按一種標準進行分類,還有的則認為可按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
1.4交流
在實際進行的分類中,有的學生為某種物品設計的分類方法非常出色。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推動力。數學的生命力在于其應用的廣泛性,通過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會使學生體驗到一種理智高于事實和現象的權力感。
2鉆研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活動
教材安排的每一個實踐活動都注意貫徹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初步的實踐能力等教育改革的精神,因而都不同程度地體現了開放性和實踐性。對此,教師對教材要有一個深加工、再創造的過程。教師要科學、周密地設計活動內容和方法,使實踐活動呈現科學性、有趣性、多樣性。同時也要注意小學數學教材提供的實踐活動內容,只是為教師提供了素材和信息。所以組織的實踐活動不要僅限于教材提供的形式和內容,還可以結合當地實際、結合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實踐內容和學生喜愛的活動形式開展實踐活動。只要達到或超過教材所設計的實踐活動的基本要求就行。例如,第八冊教材中的實踐活動"鋪地磚",教師可組織學生先去建材市場了解各種地磚的規格、質地、價格等,再根據客廳的面積大小,讓學生討論、交流選用哪種規格尺寸的地磚來鋪既美觀,又省錢。當然,只要學生的其他方案是合理的,我們都可采納。
3創設問題情鏡,開展實踐操作
數學教學實質上是師生協調活動,共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構建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自主探索,學習數學,教師要善于把學習內容中的新知識轉化為問題,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在具體情境之中,利用操作、分析、整理等活動,促進學生不斷發現、質疑、思考、解決問題、在教學“兩位數學加一位數(進位)時”,創設班級開聯歡會的情境:“學校教師知識咱們班要開聯歡會,給小朋友送來了礦泉水,(出示1箱24瓶和零散9瓶)”由老師引出問題“咱們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夠嗎?”這一問題為學生提供了一定的思考空間,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在列出算式24+9后,問:“怎樣計算呢?”此時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組織,在擺小棒的開放活動中,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做,動腦想,讓學生各種感官參與操作,獲得計算方法,再進行匯報:生a:24根小棒,先拿6根是30根,再加上3根是33根;生b:先把4根和9根合起來是13根,20根加13根是33根;生c:9根加1根是10根,10根加23根是33根;生d:21根加9根是30根,30根再加3根是33根。
師生共同傾聽各種算法,尊重學生有個性的思維方式,不強求使用統一的方法解決相同的問題,無論學生用哪種方法思考計算都及時給予肯定。教師結合學生的操作與匯報,著重說明4根加9根是13根,把10根捆成一捆,再和原來的2捆合在一起突出計算先拿個位數相加,得到的結果再和整十數相加,運用操作性的主體活動,使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一方面發散了學生的思維,理解算理,另一方面讓學生體驗數學知識產生的過程。通過實踐活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讓每個學生在參與中得到進步,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學習中獲得不同的發展。
4實踐活動能夠密切數學與生活的關系
我們的生活隨時都與數學通行,與數學相伴,吃穿用住、衣食住行沒有一樣能夠離開數學,然而學生卻對數學學科沒有多少興趣,沒有什么激情,就是因為我們的數學課與我們學生熟悉的生活有點遠,沒有在他們的大腦里現成數學意識,沒有數學思維,我們的課堂就要通過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通過我們的實踐探索密切數學與生活的關系,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數學意識去解決我們的生活問題。從而熱愛數學。
5結語
教學問題解決的方法很多,它們之間既有聯系也有差別,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生活實際,抓住典型事例,教予思考方法,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實用性,使學生發現生活數學,喜歡數學,讓數學課堂教學適應社會生活實際,從而培養出一批真正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譚朝祥.淺議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實施的策略與途徑[J].科學咨詢.
[2]胡六林.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實踐與研究(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