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電教設備的投入,學生能享受到現代化教學手段下的教育。能否合理、有效地利用現代化電教媒體,真正服務于初中教學,還得我們教育工作者作更多的學習和嘗試,在新課程改革的大旗下,作者對于合理利用電教媒體也有自己的一些心得,文章主要對如何將數學教學中的電教媒體進行優化組合、合理利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數學教學;電教媒體;教學手段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5-11
作者簡介:李細輝(1971-),男 ,湖南汨羅人,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學。
一、合理選擇多媒體教學手段
恰當的媒體選擇,其教學功能發揮與教學的需求相一致,可以使數學教學如虎添翼,產生積極的教學效應;不恰當的媒體選擇,其教學功能發揮與教學的需求不一致,猶如畫蛇添足,在數學教學中產生消極的教學效應。媒體的恰當選擇,是獲得媒體應用積極效應的重要前提條件。數學教學的電教媒體選擇應立足以下三點:
1. 全面而深刻地掌握各種電教媒體的教學功能特點
電教媒體總體上來看具有形象具體、生動活潑地表現教學內容的特點,但各種媒體的教學功能也存在明顯的差異,例如投影利于表現靜態的現象,而VCD放映則利于表現動態的過程。掌握這些差異,對于媒體的正確選擇是必要的。
2. 明確教學內容的特點和教學目標的性質
數學教學有著與其他學科不同的特點,不同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也有著自己不同的特點性質,不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選用電教媒體,不但不會獲得理想的應用效果,而且會影響對教學內容的表現。在組織課堂教學時,我非常注意根據數學不同的文體特征選用不同的電教媒體進行組合,力求達到最佳效果。
3. 了解學習者的狀態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任何教學媒體只有直接作用于學習者時,它的潛在教學功能才能轉化為實在的教學功能。實現這種轉化的必要條件,是要與學習者的狀態相適應。絕大多數的中學生初次接觸電教媒體時非常好奇、興奮,注意力高度集中;等到習以為常之后注意力集中的程度便有所下降,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地探索革新,尋求最佳的組合方案,使學生以多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以多種方式參與學習活動。
二、 正確運用計算機多媒體課件搞好輔助教學
現代化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有著巨大的魅力。但如果把握不好,流于形式,就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因此,在開展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處理好以下幾個環節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才能把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開展得更好。
1. 處理好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化教學手段
現代教學手段有其突出的特點,但傳統教學手段也有自身的長處,而且至今仍是確有成效且普遍使用的教學手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意克服傳統教學的缺點,將傳統教學手段的優點與現代化教學手段有機結合,不僅能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也能改善師生教與學的環境。
2. 處理好“輔什么”與“怎樣輔”
進行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首先要明確其地位是“輔助”而不是“代替”,不要以此來盲目地、一律地代替其他教學手段。明確了輔助教學目標后,如何發揮課件的功效,是教師要把握好的主要環節。“怎么輔”則要求課件具有可編輯功能,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需求進行選用或編輯制作,達到符合教學的需要,也使課件成為教師設計課堂教學的一個有力教學工具。
3. 處理好教師與計算機多媒體
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能提高教學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能替代教師的一部分工作,但那種認為機器能代替教師的觀點是錯誤的。計算機再怎樣更新,它總需要有人去操作和管理的;課件需要教師制作與開發。教學過程中的各種情況需要教師去把握,學生的學習活動需要教師去引導。
4. 處理好教師和學生
教學手段變化了,但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沒有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要處理好教師為主導和學生為主體的關系,不能心中只有多媒體教學工具,而忽略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應讓現代化教學充分發揮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作用,使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5. 處理好課件的構思與課件制作
針對目前市場上專業學科課件嚴重缺乏的現狀,正確處理好課件設計者與制作者的關系尤其重要。任課教師設計教學有一定的困難,其原因是制作課件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制作課件的計算機教師如對具體教學內容不是很熟悉,就不利于教師對整體教學的設計。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先做好課件的構思,以便于更快捷更有效地制作好課件。
總之,電教媒體在數學教學中滿足了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多聯系的思維方式和個性化的學習的需要。但是多媒體的運用要“適時、適當、適度”,當用則用,不當用則不用,要用在“精彩”之處。只有這樣,電教媒體才能在數學教學中真正發揮教師導和學生探的互補作用。
參考文獻:
[1]高建寧.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10(1):66.
[2]錢亞娟.淺議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學實效性提高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