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劍磊
【摘 要】隨著現在的教育水平的不斷改革,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期望也發生了變化,不再像以前一樣只是希望學生能夠考上一所優秀的大學。并且教育的目標也不斷在改變,現在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逐漸成了教育的重點。所以基于加強數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在高中數學中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
【關鍵詞】高中數學 核心素養 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074
數學是高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學好數學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而數學核心素養是數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概念教學是數學教學的核心,現階段核心素養下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概念教學成為教師密切關注的問題。對于課堂上教師如何講以及講什么等問題,成為了教師需要探索的問題,教師的教育理念就是把核心素養的培育思想融入進去,從而能夠真正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如何給予核心素養進行評價
評價一個學生的表現是要建立在教學目標和教學的方法之上,一般情況下,可以從教師評價學生的標準中就能看到對學生培養的方向。在教學過程中引進了對學生的教育素養的培養,也就意味著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標準需要做出調整。
以前對學生的評價知識建立在了考試成績上,新教育改革中要求教師要增強對學生的日常評價,比如可以考核學生平時的作業完成情況,平時在課堂中的表現,讓學生對平時的研究成果寫成論文讓老師檢查,等等。對于高考的評價,學校在招聘的時候不僅僅看學生的高考成績,還要看學生的其他信息,比如學生的上課出勤率,創新精神,求知的積極性等,尤其可以把學生的檔案作為參考的依據,因為一個檔案記錄的正是學生在校時候的各個方面的表現成績。
二、創設情境
數學是一門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自然學科,很多知識點都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引用生活相關的真實情境來引導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就是教師豐富的教材資源,引進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構建數學概念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
例如,高中數學當中的三角函數概念,教師在進行這一課時的教學當中,積極地利用生活中的現象來創設情境,引發學生思考。摩天輪的運動是生活中常見的周期運動情境,因此,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情境:小明和小紅在游樂園游玩,小明坐上摩天輪,小紅隨著摩天輪的旋轉觀察小明位置的變化,摩天輪為圓、小明為點,小明隨著摩天輪進行圓周運動。通過情境學習三角函數的正弦、余弦、正切關系。
三、合作式教學
學生在學習中遇到難點的時候,可以開展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活動,在學生思考、探討交流的過程當中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當中積極地發表自己的意見,研究問題,增強合作意識。在合作學習的過程當中需要注意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在分組的時候考慮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差異性,均衡搭配,小組人數不能過多或是過少,保證人人都有參與的機會。
例如,在學習“橢圓的幾何性質(一)”的時候,教師提問:“你能畫一個橢圓嗎?依據是什么?”“你能從橢圓中發現什么?”由學生小組討論得出結果:“圓、扁、對稱。”再由教師提出問題:“這些結論你能證明嗎?”由一個問題引發另外一個問題,激發學生探究的好奇心,鼓勵學生大膽假設,對問題進行討論,活躍課堂氣氛。
四、多媒體教學
在素質教育指導下的課程環境下,教師可以積極地應用多媒體教學,加強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數學教學,激發高中生的求知欲。課堂上信息技術的充分使用,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得到很好的訓練,而且還改進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如,PPT演示、幾何畫板、圖形計算器等,借助于這些工具,教師可以制作課堂上所需要的教學實驗模型,動態地展示各種數學變量之間的聯系。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明白學生始終是數學學習的主體,而以計算機為媒介的信息技術教學只是用來豐富教學資源以及激發學生積極性的工具。
比如,在“函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把某個城市的一周內的氣溫變化率用圖表制作出來,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數據的變化,體會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勢。
五、加強學生課后的總結能力
課后的總結不僅可以對學生的所學的知識進行反思,也有利于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拓展。通過課后的歸納和反思,學生可以發現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哪些地方不會,哪些地方容易出錯。通過分析這些問題,就可以掌握課堂的知識結構,并且能夠掌握解題的技巧。教師要正確認識學生交流的作用,一般教師讓學生之間交流為的只是得出結果,一旦結果出來之后,教師就會停止學生們的討論。這樣其實沒有達到學生之間交流的意義,學生之間的交流是為了相互之間交換解題思路,相互探討思考的方式,所以重要的是解題的過程而不是解題的結果。如果教師不注意培養這些方面,就會使得學生形成思維定式的問題,并且遇到問題缺乏獨立解決性。教師要想利用好學生交流的環節,就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分享自己的解題過程以及思路。并且將其他同學的解題方法做對比,找出自己和別人思考方式的不同之處。通過交流,對這一類的問題做出歸納,掌握其中的核心方法。例如,在學習《直線方程》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在教完基礎知識以后,讓學生之間探討幾種不同的直線有什么規律,它們的方程之間有什么聯系,在遇到類似的方程時有哪幾種解決的辦法。并且讓學生對這些知識詳細的總結,學生在總結的時候就會發現許多重要的信息。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本節知識的認識,還可以培養學生及時總結和養成反思的習慣。
核心素養涵蓋了數學的整個思維和發展的過程,可以促進學生有效地通過采用合理的方法、提高數學的學習熱情、提升數學的思維能力來提高數學的學習成績。衡量一個學生的數學水平不只在于成績,而是在于突破數學思維限制的方法,在解決問題時能否找到一個有效合理的途徑,數學的邏輯思維方式等。所以就意味著高中數學的教育將會迎來一場改革,教師需要掌握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法,改變傳統的教育弊端,這樣才能夠達到教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喻平.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課程目標與學業評價[J].課程.教材.教法,2018,38(01):80-85.
[2]趙琪.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章起始課教學[D].聊城大學,2017.
[3]關晶.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及教育價值[J].亞太教育,2016(26):165.
[4]章建躍.高中數學教材落實核心素養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6,36(07):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