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嫦娥
【摘 要】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非常快速,各個領域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發的嚴格,傳統的教育模式明顯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基于此,我國實施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促進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初中數學作為我國的主要教育內容,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全新教育理念的要求下,我們不僅需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教授,還需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因此,本文就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進行簡要的論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 創新思維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026
數學知識的學習本質過程就是問題的發現和解決過程,是學生運用創新思維能力多角度進行問題分析的重要體現。因此,提升創新思維能力是培養學生智力,促進學生發展的硬性需求。初中生與小學生不同,他們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期,思維方式也處于抽象發展期,正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最佳階段。
一、增強學生數學興趣
教師進行教學最重要的場所是課堂,它也是師生進行交流,學生進行學習的重要場地。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而言,環境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巨大且可控的,所以老師在進行具體課堂教學的時候應該營造良性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身心愉悅、身心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之中,積極和老師展開學習交流,這樣就能夠既讓學生打開內心,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之中。又可以讓老師在和學生的交流中了解他們的知識缺漏,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數學教學工作。教師要改變過去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不再被動地接收知識,而是主動地學習。因此,教師要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趣味性,使學習不再枯燥,有吸引力。另外,教師要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水平,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也可以添加一些課程互動的環節或者進行小組合作探究等。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多給學生一些發表看法與討論的時間,將課堂交到學生的手中,鼓勵學生多思考,多發現問題。總之,良好的學習風氣有利于學生更加清晰地感知數學知識的內涵,促進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
二、引導學生觀察
觀察能夠發現新問題,找到新“線索”,從而有可能打開一扇通往未知的大門。可以說,觀察是創新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數學需要具備的意識和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無需將問題剖析的太過透徹,要將更多觀察的機會留給學生,讓他們自主發現新問題并解決。在要求學生觀察時,教師應先規定明確任務,使觀察有計劃、有條理的展開,最后要求他們進行結果的匯總。必要時,可利用一些教具,在課堂上展開一些實驗活動。我在教學“圓”的相關知識點時,就在課堂上展開了這樣一次實踐活動。先將兩個小球拴在一根線的兩端,將一端固定,抓住另一端旋轉一周,畫出了一個圓。讓學生說一說他們的發現。他們紛紛表示:“固定不動的小球到這個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是相等的。”“圓的中心始終是保持不動的”、“線長的2倍就是這個圓的直徑”等,可見,學生們都進行了仔細的觀察和思考,我也在潛移默化中向它們滲透了圓的定義,隨后引入本課內容獲得了理想的效果。這種以學生自主觀察、總結代替教師單方面講解的數學教學彰顯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也通過觀察激活了他們的思維,對他們創新思維能力的形成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三、創設自主學習的環境
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是知識的承載者,兩者都是影響教育發展的關鍵因素。如果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進行學習,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那么學生就會產生一種惰性,離開教師就不能自主的進行思考,不能自己掌握學習方法,創新思維更是得不到培養。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還需為學生創設自主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自主的進行學習,讓學生的思維產生碰撞,創新思維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教授“不等式”的相關知識時,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學方式,教師會直接告訴學生,解完不等式后,需要在坐標軸上細致的表示解集,而學生也會按照教師的方法去做。這種學習方法不僅困難,學生思考的空間也較小。這時教師就可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和思考,這樣我們是不是可以更快的得到不等式的解呢?學生有了教師的引導,積極的進行自主思考,對相關問題進行探究,不僅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思維也得到了有效的培養。
四、開展探究式教學
在學生對初中數學具備學習興趣以及具備學習自主性和主動性的基礎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可針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進行培養。開展探究式的課堂學習方式能夠使學生在進行知識的學習中,對自身的邏輯思維及掌握的數學基礎知識等以創新的方式加以融合,從而對課堂探究的內容進行了解和學習。在學生對知識的探究過程中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就可得到有效的練習,在長期的練習下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就可實現培養的目標。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對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各列舉一個,并對每個三角形的邊長進行設定,安排學生對這些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究,其中等邊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三邊關系較為直接,教師可著重引導學生對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關系進行探究,使學生在探索中跳脫出三邊相等這一直觀的視角,創新的對三邊邊長的平方數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索,從而使學生得到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之后教師可安排學生都勾股定理進行運用,安排每個學生進行直角三角形的創造性設計。總之教師在教學中可通過開展探究式學習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進行培養。
總而言之,創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對初中學生的數學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具備了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學生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初中數學的學習。因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首先要高度重視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將之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然后從教學的各個方面出發,不斷地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代芳芳.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探討[J].中外交流,2018(31).
[2]李志紅.發展創新思維,培養核心素養——核心素養下的初中數學創新教學研究[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8(2).
[3]戴道義.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情感讀本,2018(5):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