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勇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在全國范圍內的開展,生本教育也在不斷被落實。高中的學生面臨著巨大的高考壓力,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高中的課堂教學時必須注重學生的情緒和學習情況,尤其是數學是一門難度較大的學科,這就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必須更加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幫助學生能夠自主的學習,能夠自主的排遣心理壓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 生本教育 設計合理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065
一、合理進行教案設計,以學生為本
為了讓學案更具針對性和學法指導意義,教師最好根據自己班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特點親手編寫學案。
首先,要深挖教材,了解每節課內容在整個高中數學學習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高考中的要求,制定清晰合理的學習目標,給予學生學習方向的指引。
其次,要全面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身心特點。高中生正處于身心素質趨于成熟的階段,他們自身對學習有一定的需求,有較強的好奇心、意志力和自控能力,正處于形象思維向理性過渡的關鍵時期。因此學案導學的設計,一定要多用生動形象的實際例子,直觀地激發其興趣,做到知識問題化。
再次,要正視學生之間在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及個性特點上的差異,學案編寫面向全體同學,通過低起點、多梯度的分層問題設置,讓不同水平和需求的學生都能獲得提高,體味成功的快樂,提高學習興趣。
最后,學案的末尾要給學生留有空白,讓其自己對每節課的內容作小結和反思以及延伸拓展,鍛煉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以形成數學知識體系。模式是相對固定的,但訓練的內容是靈活可變的,為此,教師應當注意學案中導學內容的有效性和靈活性。
二、營造和諧的師生溝通的課堂模式
傳統的師本教育是以概念陳述,例題講解的模式展開的,而作為以學生為主體的生本教育,老師應努力創新一種新的課堂模式,營造一個開放的課堂環境,作為一個引導者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引導學生自己從不同角度、不同思路進行探索研究。而老師在進行最后的知識修正講解時,也應繼續保持學生為主的生本教育,可以在課堂自由討論時私下與某些同學進行提前交流確認,最后交由同學進行歸納總結。在例題等題目的練習時也應鼓勵同學多多探索找尋不同的方法,或加以引導想問題的思路和解決辦法,拓寬學生的思路,但注意點到即可,這就需要老師巧妙的把握好度,以靈活的語言進行誘導。
三、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生本教育理念的貫徹落實,需要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給予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讓學生調動主觀能動性,進一步成為學習的主人。而在數學教學中,充滿邏輯性和科學性的學科特性,導致在學生自主學習中很容易遇到瓶頸和阻礙。這就需要我們進行充分的數學知識自主探究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可以得到更多的機會進行自主探究實踐,讓學生充分的理解學科背景,在教師的引導下更好的進行自主探究。
例如,在《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一課的教學中,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抽象的概念的理解會存在問題,從而限制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和效果。通過對于空間知識點的實際應用和更加生活化的情境進行展示,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經歷,進一步產生求知欲,從而為學生進行課堂主體地位體現的自主探究打好基礎,讓學生可以更好的進行知識點的探索,從而得到自我能力的提升和數學素養的構建。
四、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
多媒體運用是新課改要求下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利用多媒體手段,可以呈現以往不易呈現的內容。
例如,在教學“函數y=A sin(ωx+φ)的圖象”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動態地呈現A、ω、φ對圖象的影響,可以使學生快速獲取信息,用較少的時間講較多的內容,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一題多變、一題多解、補充條件、編題等訓練,拓展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加快課堂教學節奏,增加課堂信息量,優化教學過程,提高學習效率。
五、問題導入,增加課堂趣味性
在引入新課時,教師從學生知識經驗和生活實際出發,創設與新知識有關的問題情境,作為導入新課的“引子”,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在掌握新知識的同時動了腦子,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產生有機聯系,從而促進思維發展,牢固掌握所學新知識。
例如:在講線性規劃問題前,先創設以下問題:兄弟兩人配制兩種食品出售,哥哥的食品每塊分別用添加劑8毫克、面粉50克;弟弟的食品每塊分別用添加劑7克、面粉9克。已知每天原料的使用限額為:添加劑2000克,面粉3000克,如果哥哥的食品每塊能獲利0.55元,弟弟的食品每塊能獲利0.60元,每天配制的食品能全部售出,兄弟倆每天各配制多少這樣的食品,可使所獲得的利益最多?學生對此問題既覺得新鮮,又貼近生活,一時卻不知如何下手。設置了這樣的問題情境,同學們自然就有了興趣。
如上所述,知識點的引入方式不僅僅會對學生的興趣產生影響,也會對整個課堂的教學氛圍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授課教師必須認識到教材與教材的結合,以及知識點和知識點的結合,課堂上學生應該感受到一些數學知識之間是有聯系的,這就是分解與整合的思維。知識點并不是獨立存在的,有時候也是和舊知識或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授課教師要掌握這些知識點之間的合理搭配關系,利用這種關系逐步引入課堂中,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之上,使學生逐步認識到數學思維在學習中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張進.淺談生本教育理念引領下的高中數學教學[J].理科考試研究:高中版,2015,22(7):41-41.
[2]韋金球.“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廣西教育a:小教版,2015(9):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