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英東
摘 要: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一個人的素質,而素質培養是學生未來發展的基礎。新課標規定,小學生必須能夠正確、工整、有效率地書寫漢字,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在課堂上進行寫字教學,為學生的漢字書寫水平的提升創建有利的條件。分析了實際寫字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對核心素養下的寫字教學任務提出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對素質培養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任務提供一些參考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寫字教學
由于小學生的人生閱歷和感悟還不夠充足,身心都處于發育階段,因此,在教育方式上,不同科目應該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尤其是語文,不同學生對語文的理解程度是不同的。在語文的教學任務中,針對不同特點的學生,應該采取相適應的教育方式。同時,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注重核心素養的培養,而一個人的書寫,正是這個人核心素養和內涵的體現。所以身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對于學生的書寫技能必須要重視。
一、小學語文寫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寫字教學的忽視
由于科技的進步,很多語文老師選擇多媒體演示的方法進行授課,這種授課方式的確提高了教學進度,但是卻忽視了寫字教學。把寫字教學當成是普通練習,甚至是可有可無的抄寫,沒有把寫字教學當成是素質培養的重要環節[1]。寫字教學過程是教學的基礎,在學習的最初階段就是對漢字的認識與書寫。因此,寫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甚至是以后學習階段的最為重要的一環。教師應該關注學生在寫字過程中筆順、筆畫、字體、板書、書寫姿勢是否規范,這樣才能讓語文教學更加有效率。
(二)教師對學生學習興致的忽視
小學生的身心都不夠成熟,所以在課堂上容易受到外界干擾,導致注意力不夠集中、貪玩好動,無法認真聽講。因此,教師在教學任務中不能夠只是一味地灌輸知識,還要提升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感受。這樣,才能開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吸收。
(三)教師對寫字教學的認知誤區
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認為識字就是文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對文字的分析。因此,就著重講解文字,而并不注重寫字的要求,課堂上并不給學生留下充足的寫字時間,也不對學生的寫字訓練加以指導點評,而是把時間都留給了識字的訓練[2]。從而導致寫字效率低下,質量不夠高,課堂學習效率自然下降。
二、核心素養下的寫字教學方法探究
(一)提升學生寫字興趣
通過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致,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寫字興趣的培養,將寫字學習由枯燥乏味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自主學習[3]。小學生喜歡聽故事,那教師就可以通過中國古代書法家的故事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比如古代書法家王羲之入木三分的故事、王獻之依缸習字的故事等,讓學生了解到,想要寫一手好字,只有通過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才能成功。在課堂中通過情景模式互動,讓學生融入情境,這樣既可以提升學習氛圍,還可以使學生在互動中自主學習,鞏固學習內容。
(二)掌握正確寫字方式
小學語文的寫字教學任務目的就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開展:一是書寫姿勢。良好的書寫坐姿不僅對學生骨骼生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對實際書寫的流暢性也能起到積極的作用。鑒于這樣的狀況,作為小學的語文教師,在開展漢字書寫課程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小學生書寫姿勢的糾正,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為提升學生書寫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正確的寫字姿勢按照學生所處年齡段的不同而設定實際的距離,通常狀況下是頭要放正,稍向前傾;背挺直,胸挺起,胸口離桌沿一拳遠;兩腳平放,與肩同寬,兩臂平放桌面上。二是寫字習慣。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斷督促才能有利于學生習慣的形成。三是對于下筆順序以及筆畫的落筆方式也要注意。寫字最初要掌握基本筆畫、筆畫間的結構以及筆順,這幾點相當于是寫字的基本功,在平時的練習中,就應該把筆畫拆分開單獨進行訓練。在上課的時候,應該重點提出,讓學生自己對比,掌握正確的字體,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長此以往,學生自己就能夠糾正自己的錯誤,寫的字也就會越來越規范漂亮了。
小學語文寫字教學任務絕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這需要持之以恒的練習,才能讓學生養成習慣。同時,家長也應該積極配合教師,學生在家寫作業的時候就需要家長進行監督,讓學生在家也能保持良好的寫字習慣。本文列舉了小學教學任務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分析并給出建議,同時還對核心素養下的寫字教學任務加以闡述,希望能夠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對小學語文教學任務起到借鑒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林花玲.淺談小學語文核心素養下之低段寫字教學[J].課外語文(下),2017,42(6):169.
[2]常明.淺談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數字化用戶,2017,15(16):45-46.
[3]李愛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之核心素養的培養[J].讀寫算(教師版),2017,24(40):47.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