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效教學的概念源于二十世紀上半期的西方教學科學運動。有效教學的核心是教學效率,即什么樣的教學是有效的、高效的、低效的或無效的。所謂“教學有效性”,是指教師通過使用最少的時間和最小的能量來達到具體教學目標的各種方法和手段,盡可能地達到更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課堂教學;有效教學;教學有效性;教學效果;教學活動
有效教學理念的核心是教學效率。課堂教學是否有益處,是看學生是否有進步。現在一些教師過于熱衷于課堂教學改革的形式,只注重課堂的活躍表面,失去了一些優秀的教學方法傳統,而失去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怎樣才能讓我們的課堂回歸現實,真正提高教學效果?下面將談談我對有效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看法。
一、 課堂導入的有效性
導入是為了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喚醒學生思維,鼓勵學生的情緒,使他們自主參與學習,又能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創新人才的目的,從而使我們的教學更精彩。例如在上《小數的性質》這一課時,我首先在黑板上寫了“1、10、100”三個數字,然后問:“同學們,誰有好辦法能使1、10、100這三個不同的數相等嗎?”一時間同學們就激烈地討論了起來,有的說:可以在這三個數的后面分別加上單位比如米、分米、厘米或是元、角、分,這樣三個數就相等了;也有的說還可以在10、100中添上小數點,也就是1=1.0=1.00。然后我就提出問題:“它們這樣就真的相等了嗎?那就讓我們一同來驗證吧。”順勢也就引入了新課。只是簡單的三個數字卻引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了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也使得數學課堂煥發出了生命力。學生學得高興,教師也教得愉快。
二、 情境創設的有效性
情境創設能夠很輕松地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數學教學應與學生的生活環境相貼近,從學生的角度和已有的知識層面出發,創設一種能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相互協作的情境。
(一) 創設的情境應有真實性
有效的情境創設,要盡可能的是真實存在的,只有這樣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的情境,才能調動學生的心弦,才能使學生處于一種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心理狀態,進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舉例來說,在一堂關于《平面圖形的認識》的課中,老師在桌子上擺了幾個學生常見印泥、硬膠棒、長方體和正方體積木等物品。先由學生介紹每種物品的立體形狀,讓學生再次加深對立體圖形特征的印象。這時老師開始表演時間:先拿出一張白紙遮住桌子,稍過一會兒再讓學生觀察:“咦,白紙上怎么變出了長方形?”老師這個時候就會問:“有誰知道老師是怎么變出長方形的嗎?”有過蓋印泥經驗的孩子們就說:“拿長方體往印泥上一按,再往白紙上按一下,白紙就會有長方形了。”老師問:“長方體能變出長方形,為什么不是別的圖形呢?”“因為長方體的下面是長方形。”學生們紛紛回答。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學生對長方體、長方形的區分已經有了初步的認知,接著老師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再把自己的心得介紹給其他同學,這樣在邊玩邊學的過程中學生將圖形的知識已經潛移默化的掌握了。
(二) 創設的情境應有思考性
我們創設情境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探索,并根據自己的經驗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我們創設的情境應該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索。
實踐證明,只有在教學中為學生創造有效的教學情境,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達到最佳效果和最高效率的教學方法,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 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提倡小組學習,合作交流,與人分享。小組合作學習是合作學習的主要方式。它是以學習小組為基礎,在小組成員之間建立開放包容的學習氛圍的基本形式。它使各成員相互激勵,相互促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快樂,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合作學習是一種良好的教學形式。如在“拋硬幣”一課中要使學生初步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我拿出一個裝有3個紅球和3個綠球的盒子,問學生:“如果從盒子里摸出1個球,可能是什么顏色的球?”有的學生說是紅球,有的說是綠球,還有的說紅球和綠球都有可能。這個游戲單靠每個學生自己去完成,其結果未必讓其余學生都信服。小組合作活動解決了問題,此時體現了合作學習的必要性和價值。接著我明確了游戲的要求:“我們用游戲驗證自己的猜測。每個小組都有同樣的盒子和球,每個同學都可以從盒子中摸出一個球,請小伙伴猜一猜是什么顏色,做好記錄后再把球放回盒子里搖一搖,讓下一個同學再摸。”這樣,在學生出現困惑時適時地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帶著問題、有的放矢積極地投入到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不是萬能的鑰匙,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研究、探索有效合作學習的途徑和方法,以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不斷發展。
四、 課堂評價的有效性
在新課程理念下,在課堂教學評價中,我們把甜言蜜語片面地用作鼓勵,把語言作為一種關懷,使數學課堂評價失去了實際效果,學生或變得麻木,或變得貪婪,各種負面影響都可以。我們應該反思,我們在數學課上需要什么樣的評價?什么樣的評價?語言是最有效的?可以說,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通過課堂上的交流和對話,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問題的思考和對數學的理解,有助于學生糾正錯誤,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樣的評價就是有效的課堂評價。
積極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可以改變以往那種不活躍的教學氛圍和僵硬的學習方式,激活師生的思維,激發師生的創新意識,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和每個學生的發展。
總之,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遵循有效的教學策略,在課堂教學中認真實踐,大膽創新,努力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只有不斷去探索、去實踐、去創新,才能真正把有效教學落到實處。
作者簡介:李桂玉,福建省龍巖市,龍巖市武平縣平川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