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家庭作業是學生學習的必需的途徑,它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部分。本文從小學數學家庭作業現狀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根據數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出了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文章依據新課程標準,對家庭作業的設計進行了探討,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實現作業的有效性和創新性,展現出家庭作業的個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家庭作業;設計策略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家庭作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業形式、作業量的多少、作業怎樣批改等等,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的成績。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家庭作業是數學教學過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小學生學習數學,完成作業是一個由教授到理解的過程,這樣學生才能獨立完成作業。
一、 小學數學家庭作業存在的問題
想要實現小學數學家庭作業的有效性,就需要重視現階段家庭作業存在的問題,就需要根據數學教學實際來進行合理的調整,這樣就可以真正地實現小學數學家庭作業的有效性。
(一) 作業形式難以脫離傳統模式
現在我們很多老師布置作業還是傳統的模式,反復布置類似的作業,以理論知識為基礎,這樣的作業模式可以提高基礎的解題能力,但是如果試題出現變化,很多時候學生沒有辦法掌握舉一反三的能力,往往難以脫離題海戰術的模式,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 理論過多,脫離實際應用
學習數學,是為了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但是很多時候在作業中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去布置作業,換個說法就是學生的作業都是以練習理論知識為主,并沒有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這往往會降低學生對實際問題的思考能力。
(三) 忽視學生個體差異
現在作業的布置很多時候都是也班級整體為主的,這對差生來說是不利的,這樣的作業忽視了學生的學習狀態,導致部分學生學習興趣大大降低。
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有效提高數學作業,必須以數學教材為基準,以生活實際為目的,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以最少的時間讓學生有最大的收獲,在此,我結合實際教學經驗,進行如下設計。
二、 預習性家庭作業
這是要求學生課前完成的一項作業,是學生通過課前自己閱讀數學教材,這樣學生可以初步掌握第二天要學習的數學內容,并完成一定的練習。例如:學習“三角形的認識”之前,讓學生先觀察生活中哪里有三角形,說出對三角形有哪些新的認識。
三、 自選性家庭作業
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要因人而設,不僅要看中等生,更要多關注后進生,讓優秀的學生更優秀,讓學困生更進步,這樣不同的學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避免一刀切的現象。
四、 多項性家庭作業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毙W數學作業的布置要考慮全面,要符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生作業的積極性就會高。并且在家里做作業,有時可以布置一些讓家長也參與的一些活動。如,學習了米,厘米,分米的認識時,可以讓學生與家長互動,家長任意說出自己身邊的一樣物品,讓孩子先估計,然后陪孩子去證實,這樣孩子就可以非常熟練地掌握這些長度單位的認識了。同樣的道理,在體積的知識時,可以引導孩子用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來說明,比如家里有的箱子等等,這樣既引起學生興趣,而且學生掌握起來還不容易忘記。
五、 生活性家庭作業
這類作業是對生活實踐的一種體驗,學生可以在生活實踐中得到更好的發展,通過實踐,可以提高,再實踐,再提高。這樣可以充分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的數學的應用價值。例如在教學時鐘的認識時,老師讓學生帶鐘到課堂,學了一定的基礎之后,讓學生體會放學到家是多長時間,上課是多長時間,這樣讓孩子充分體會時間的感受,在做練習冊的作業時,學生就比較不容易出錯了,因為可以體會到具體時間的多少。
六、 思維性家庭作業
作業設計的內容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間,促進學生思索,積極參與,能從不同方向去尋求解題策略,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發散性和靈活性。
這樣不僅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可以充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有趣性,從而會對數學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學生會樂學,愛學。
七、 自主性家庭作業
如,學習“>、<、=”以后,設計的作業可以是答案不一定的,如:8+()>18,16<()-()。這種不止一種答案,可以多種答案的題目,可以充分調動孩子的思維,以及充分提高孩子的興趣。
綜上所述,我們作為一名教師在設計課外作業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況,既要考慮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還要考慮到數學題目的趣味性,并且考慮學生的不同層次水平。小學數學的作業練習題的設計不僅僅要符合新課改的教學要求,而且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要難易相結合,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并且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更重要的是能引領學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作者簡介:
胡麗華,一級教師,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沙縣青紙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