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正如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舒適的提高,使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形成了做事拖拉、缺乏耐心的現象,而且近年來隨著青少年身體素質的下降,體育教學鍛煉開始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注。那么如何利用體育教學更好解決青少年的這些問題呢?游戲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教師通過游戲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其在游戲中更好地達到速度、耐力素質等方面的發展。
關鍵詞:體育游戲;高中體育;發展速度素質;發展耐力素質
體育游戲作為體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通過自身獨有的趣味性能夠最大程度引發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從而促使他們在自身興趣的調動下提高綜合素質。本文筆者就以高中體育為例,探討如何利用體育游戲來發展學生速度、耐力素質。
一、 通過競賽游戲來鍛煉學生速度、耐力素質
體育競賽游戲是各種各樣的體育比賽活動,其帶有一定的趣味性,對學生積極參與競賽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此外,還能通過對學生力量、速度以及耐力等方面的鍛煉讓他們的肌肉和器官在游戲中得到最大程度的鍛煉和加強,促進其生長發育。下面我就以高中體育教學為例,探討體育競賽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及意義。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由于高中生開始追求更有趣味性的體育訓練,因此,傳統的體育訓練教學通常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也不愿意積極配合,這就使得體育教學難以很好地進行,而且對學生自身的體育鍛煉也達不到一個很好的效果,與教學初衷也就背道而馳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進行了教學方法的改進,通過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達到鍛煉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目的。例如,在體育課上教師通過設置游戲難度,對學生進行速度、耐力進行訓練,規定每組兩位學生在2分鐘內完成游戲比賽,第一站:原地跳繩50下;第二站:向前跨過三個欄桿;第三站:仰臥兩頭起20次;第四站:高抬腿20次,雙腿要抬到腰以上。學生聽到游戲規則后,都對游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且在比賽過程中游戲關卡和時間的設定,都對學生的速度和耐力有一定的要求,像這一組學生在第三關時,速度明顯就不如之前兩關,這時靠的就是學生的耐力比拼,在做完第三關稍作休息后,兩位同學又趕緊進入第四關的比拼,由于是最后一關,所以兩位同學都鉚足了勁做了最后的沖刺,這組學生都在規定時間完成了比賽。最后讓他們進行分享時,兩人都表示到后面的關卡會特別考驗耐力,但是如果你堅持下去就沒問題。由此可見,兩位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順利完成了比賽,不僅鍛煉了其速度,還鍛煉了耐力素質,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通過以上實例,可以看出,運用競賽游戲進行體育教學,可以在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的同時達到速度、耐力素質等各方面的鍛煉,對體育教學也有很大的幫助。
二、 通過合作游戲來鍛煉學生速度、耐力素質
在體育教學中,長跑是體育教學訓練的基礎,是提高學生運動水準的準備階段,但是大多數學生都不喜歡長跑,以致于一聽到跑步大家的積極性就瞬間下降了,在這種狀態下,學生就很難打好運動基礎。所以教師就應利用體育游戲,來達到提高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運動水準的目的。下面我就以體育接力比賽為例,闡述其對學生的作用。
由于近幾年青少年的身體素質的下降,因此在體育游戲教學中通過合作接力的形式既可以提高學生的運動水準又可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例如教師在課上組織大家進行小組接力游戲比賽,并按照班里的人數把學生分成每4個人一組進行比賽,每組成員相距200米,小組中通過接力棒進行傳遞,每組第一個學生在聽到指令后從起點跑出,然后在200米處遞給第二位成員,依次類推,最后看哪組以最快的速度跑到終點。比賽一開始,各個組的學生都以沖刺速度跑向下一位學生,而且接棒的學生都蓄勢待發,時刻準備著。在比賽過程中有的組早早跑到了終點,有的組速度就稍微慢了點,但他們并沒有放棄,堅持完成了比賽,其他同學們看到后便自發為他們加油鼓勁,最后學生們都很好地完成了接力游戲。最后,教師依舊要進行游戲總結,指出有些學生爆發力和耐力不夠的問題,表揚學生們不放棄的行為,因為這樣可以讓學生能很好地認識到自身的問題,而且通過教師的表揚,也會極大地調動其參與活動的熱情,同時也有利于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針對性訓練。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制定“看哪組以最快的速度跑到終點”的目標鍛煉了學生的速度;而在比賽過程中,學生們都堅持完成了比賽,這對于耐力素質也有了一定的鍛煉,因此接力游戲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跑步訓練,較傳統的教學方式有了很大的進步,既讓學生完成了基礎教學目標,又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更重要的是鍛煉了學生的跑步速度、沖刺力及耐力素質,推動了其體育素質的提高。
三、 總結
在體育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既可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又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外真正達到鍛煉自身速度、耐力素質的效果,所以,體育游戲應多多運用到體育教學中。
參考文獻:
[1]劉守江,劉超.淺談體育游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搏擊(體育論壇),2015.
[2]肖前鑫.基于高中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運用研究[J].亞太教育,2015.
作者簡介:
陳旺坤,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