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卓玲
摘要:高中是學生思維能力迅速發展的階段。提高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是現階段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但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們普遍感到該項工作困難重重。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對高中地理教學當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展開了詳細的分析與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培養措施,旨在為其他的高中地理教師在對此課題加以研究時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學生思維能力;培養方法
引言:
地理教學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是指學生以思維的統一性規律為基礎,對地理方面的各項事物加以認識,了解地理事物所具有的本質特征,探索其內部存在的聯系,以此實現對地理事物的規律加以全面認識的相關過程。這種具有理性特點的認識過程,是相對較為高級的。筆者在此先是對學生在地理教學中的思維能力種類進行了闡述,之后提出了培養的基本方法。
1. 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基本種類
1.1 地理空間方面的思維能力
地理空間思維能力就是指人們對相關事物在空間的分布、構成、區別、聯系、運動、空間變化等相關規律方面加以辨別、分析、概括以及評價的能力。地理和其他學科存在的最明顯的差別就在于其具有一定的空間性,而想要對此空間性的特征加以充分的了解,就要將具體性的形象思維與邏輯性的抽象思維充分的結合在一起,這便需要學生發揮其空間方面的想象力對這些知識實施觀察、了解與思索。
1.2 地理邏輯方面的思維能力
地理邏輯思維能力就是指人們在認識的過程當中,在地理的相關概念、判斷以及推理的基礎上了解地理現象所存在的本質特點,對地理的基本現象內部存在的關系加以解釋,以此使其更加全面地了解地理現象的規律性。在高中的地理教學當中,地理的相關概念、判斷以及推理等知識都是極其重要的,這些知識又都存在于邏輯思維當中,因此,只有對學生在邏輯方面的思維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才能使學生真正理解這些知識。
1.3 地理創新方面的思維能力
地理創新思維能力就是指人們以最新的思維方式對事物之間存在的聯系加以思考,以此激發出對新事物思索的能力。對學生在地理創新方面的思維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可以讓學生不斷對新的課題加以探索和研究,增強學生在探尋新事物方面的能力。
2. 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方法
2.1 利用形象直觀的教學工具,培養學生在空間方面的思維能力
鑒于地理學的學科特征,空間思維能力是地理教學的核心,是學生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關鍵之所在。因為空間尺度大等原因,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很大一部分知識內容是生活中無法直接觀察到的,如地球的運動、大氣環流等。這些內容讓教師僅靠一張嘴是無法表達清楚的。但如今,應用于教學的現代教學輔助設備已經比較多了,除了地球儀、天球儀等直觀教具,多媒體教學資源也比較豐富。如果借助這些教學工具和教學資源,就能夠形象、生動地將這些現象展示在學生面前,幫助記憶和理解,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也因此得到提升。
2.2 設置適當的問題讓學生思索,培養學生在邏輯推理方面的能力
傳統的地理教學方法往往是照書教書,大大降低了教學的質量。而新課改所要達到的效果,并不只是讓學生掌握地理的理論知識,還要讓其主動的參與和探索,使學生在邏輯推理方面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培養。
例如,在學習《自然界的水循環》一課時,我先是問學生“為什么長江之水不斷的流向大海,但卻一直沒有枯竭呢?”這個問題瞬間激發了學生的探尋興趣,接下來,我播放了一段有關水循環的flash動畫,之后又問學生“產生水循環現象的空間區域主要在哪里?”“水循環的具體環節有哪些?”“對于三種不同的水循環過程,哪種能夠讓存在于陸地上的水源得以不斷的更新,哪種所含有的水量最大?”讓學生對以上這些問題加以分析、研究以及探索。如此一來,學生不但學到了理論性的知識,還對各種不同的地理現象以及地理概念的形成加深了了解。
通過精心設計的問題,讓學生領略層層深入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此培養學生在邏輯推理方面的能力。當然,培養學生會思考問題,首先要求教師善于提出問題,這對教師來說無疑又是一個新的課題。
2.3 舉辦課外實踐性活動,培養學生在創新方面的思維能力
教師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要鼓勵創新和多角度的奇思妙想,教會學生敢于打破原有的思維模式或已經形成習慣的思維定式。
對學生的創新思維訓練,不僅要體現在課堂上的四十分鐘,還要適當地在課外舉辦一些內容和形式比較多樣的實踐性活動,讓學生能夠在活動中不斷地豐富感知、開闊眼界、拓寬思路。讓學生在實地觀察和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對掌握的知識進行綜合分析、聯系比較、歸納概括、創造開發,以此實現培養學生在創新思維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太陽高度的相關知識時,我先對學生講解了太陽高度和正午太陽高度的概念,引導學生分析總結出兩者的區別、聯系及分布規律,并進一步討論歸納出計算某地正午太陽高度的公式。之后,我就帶著學生們實測某一天學校的正午太陽高度。在實測過程中,什么時候測得的太陽高度是正午太陽高度,同學們總共提出了五種方案,確實讓人驚喜。
3.結束語
很多地理知識本身就和我們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將地理知識融入到現實生活中,把現實生活中的實例引入到我們的地理課堂中,這不僅會增加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也能讓學生對地理學科感到親切。這樣,他們才能從初級的形象思維開始,逐步擴展廣度和深度,形成程度更深、級別更高的思維能力。當然,掌握牢固的基礎知識是能力培養的前提,沒有對地理學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準確理解,沒有對地理學科知識體系的完整建立,學生就難以談及對思維能力的培養。
終上所述,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是多方面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思維能力培養環境,讓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得以鍛煉提升的同時,還要不斷探索、總結,嘗試新的教學模式,找尋出更多有效的培養方法,助力高中地理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董姚平. 基于地理教學邏輯的高中生思維能力培養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2]李雪玲.高中地理教學中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2(09):60-61.
[3]嚴收博.高中地理提高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幾點方法[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0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