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瓊
摘要:小學生天性愛玩,因此大部分學生也比較喜歡體育這個課程,在體育課程中也表現比較積極,有的學生每到體育課程當中就會煥發出無限的熱情,更好的在課堂當中表現自己。小學體育課程的開展也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小學生還很少注重鍛煉自己,通常只是在有限的體育課堂中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因此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的首要任務。教師要做到在課堂當中依據小學體育教學特點來開展小學體育教學課堂,以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水平,讓學生可以在小學體育課堂中得到更好的鍛煉,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特點;教學水平;方法策略
1依據教學針對性,實行因材施教原則
小學體育在活動中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原則就是針對小學生開展,以培養小學生的運動習慣為基礎,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前提。小學體育課程的針對性就是針對小學生的身體素質開展,小學生自身的身體素比較差,因此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依據小學生自身的身體狀況安排體育運動。小學生的身體正處于快速發育的重要階段,通過體育課程學生可以得到很好地鍛煉,有利于學生的身體發育。此外教師還要在教學活動中依據不同學生的身體能力開展不同的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中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原則,這樣可以幫助所有的學生更好的取得進步和提升。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當中做到因人而異,其實也并不是那么的容易,需要教師很清楚每個學生的身體狀況,然后做適當的教學調整。教師要依據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開展不同的教學活動,以促使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在體育活動中得到更好的鍛煉。比如教師針對身體素質不太好的學生進行一些基礎類型的體育鍛煉,高強度的體育鍛煉可能會讓這部分學生吃不消,這時候教師可以讓這部分學生進行一些慢跑活動,這種有氧活動非常適合這部分學生。另外,針對身體素質比較好的學生要進行一些專項訓練,這種專項訓練可以是拔高訓練,注重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就像一些沖刺跑或者劇烈的引體向上等活動,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好的體育鍛煉,在體育課堂中得到學到更多的體育知識。通過這種方法可以讓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有助于每位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共同取得進步,對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水平有很大幫助。
2依據教學目標雙重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階段開展體育課程具有雙重的目標,第一個目標是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學生可以更好地投入到下一步的學習當中奠定好基礎,學生有了一個良好的身體基礎,才能很好地投入到下一步的學習當中,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另一個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讓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理念,初中體育的初衷也是讓學生可以進行長久的運動,以更好的鍛煉學生能力身體素質和各方面身體機能。小學體育課程教學活動的雙重目標要求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活動中,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前提,讓學生可以更好的投入到鍛煉當中,養成自己的運動習慣,可以讓學生在平時或者更長時間投入到鍛煉當中,以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教師在課堂當中要想激發起學生的運動興趣,可以采用一些簡單有效的這些教學方法。比如可以在教學活動當中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指在課堂中給學生創設一個教學情境,然后讓學生在這個教學情境中發揮自己的想象,然后進行體育鍛煉。就像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一下自己現在是一個籃球高手,然后自己就會完成一系列的那些動作,最后完成上籃得分。每一位學生都幻想著自己是一位籃球高手,可以完成一些華麗的動作,然后輕松得分。通過在課堂中讓學生進行想象,可以很好的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的讓學生投入到學運動中來。另外就是還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方法,來激發激情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這是一個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這對學生有什么成長和學習道路是非常有幫助的。
3注重學生的體能極限,合理編排教學內容
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當中另外一個教學特點就是教學的適度性,過度的體育鍛煉可能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可能還會讓鍛煉適得其反,還會對學生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因此,為了讓學生可以在體育課堂中更好的進行體育鍛煉,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體能極限,因而在教學當中合理的編排教學內容,讓學生進行適度和適量的體育鍛煉,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小學生天生好奇心強,因此教師也可以依據小學生的這種天性特點,給學生安排一些具有挑戰性的運動項目。學生對這種運動項目更感興趣,也覺得充滿了挑戰性,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投入到體育鍛煉中來。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不斷挑戰自己,有的在籃球投籃過程中從來沒有命中三分球,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體育課堂當中進行三分投籃,以不斷的挑戰自己。還有的學生總是完不成三步上籃這個動作,教師要在教學過程當中讓學生針對這一點進行練習,不斷突破自己。通過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進行不斷的挑戰,也能注意到學生的體能極限,進而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對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水平有很大的幫助。
4針對教學目標的雙重性進行教學
小學體育的教學目標主要有兩方面: (1)教師必須要學生感受到,體育學習是很有意思的,要讓學生對一些專業的知識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2)通過體育教學讓小學生形成樂于運動鍛煉的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小學生對于健康的 重 視。在實際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必須要以教學的目標作為指導自己教學活動的最高方向標。在授課過程中適當開展一些競技類的小游戲,不僅使學生身體能得到很好的鍛煉,在運動興趣上也能有很好的引導作用。小學體育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學生未來的發 展 鋪 好路,但目前應試教育的制度之下學校普遍重視文化課而忽略了體育課的重要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育必須要解決好這個問題。首先,教師和學校都必須要重視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體育教學的意義不僅僅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的提升能夠起到極大的幫助作用,同時對于學生的心理素養的提升,也能夠發揮重要的幫助作用,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針對教學目標的雙重性進行教學。教師必須要注意利用科學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的感受到體育學習的魅力。比如說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體育游戲進行教學。游戲可以有效的將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以更加生動和趣味性的方式灌輸給學生,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能夠幫助學生對知識有更加 深 刻 的 認 識 和 了 解。與 此 同時,教師還必須要重視對學生的鍛煉習慣的培養,小學階段的教學,不是簡單地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教師必須要從學生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待小學體育教學,教師必須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比如說早起鍛煉、晚飯后鍛煉等習慣,幫助學生通過長時間的堅持養成這些習慣,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的終身體育觀 念 的 培養,終身體育觀念的培養在于幫助學生真正地認識體育鍛煉的意義,幫助學生在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重視體育鍛煉,只有這樣,小學體育教學才真正發揮好自己的價值。
結束語: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活動有其自身的學科特點,教師要在教學活動當中重點突出這種學科特點,依據小學體育課堂的特點進行開展教學活動。這樣可以更好的開展體育教學,更好的提升體育教學水平,更好地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胡明光.對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水平的思考[J].新課程(中旬),2011(5).12
[2]段陳濤.抓住小學體育教育特點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水平[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2(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