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
摘要:歷史教學對于學生正確認識歷史,培養(yǎng)正確價值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興趣,增強學習歷史的信心,培養(yǎng)歷史學習能力是一個重要教學問題。
關鍵詞:歷史教學;學習興趣;歷史素養(yǎng)
因為初中歷史的教學內容,學科特點,考核方法,社會看法等因素的影響,歷史這一科目在初中教學中往往被學生和家長們看作雞肋學科,在傳統(tǒng)觀念里長期是考試之前死記硬背就夠的科目,因此會有學生不愛學習,家長相對不夠重視的情況出現(xiàn)。但是隨著如今對于歷史的考試要求越來越高,歷史學科素養(yǎng)的考核也愈發(fā)深入,針對目前這種兩難的情況,這對于初中歷史教師的教學是非常大的挑戰(zhàn)。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怎么讓學生改變陳舊的觀念,培養(yǎng)歷史學習興趣,提升歷史素養(yǎng)的問題,擺在了歷史老師的面前。另外,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歷史教師,通過歷史課讓學生從歷史中吸取力量,智慧。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學習分析問題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的影響了該科的學習狀況和學習效果,所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對于發(fā)展歷史學習有著重大的作用。
一、認真?zhèn)湔n,打牢基礎。
想要上好一節(jié)課,對于教師最大的要求就是有扎實的底蘊和基礎。所以對于提高學生對于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對于老師的第一步就是提高自身的歷史水平和歷史素養(yǎng)。平時多看歷史相關書籍節(jié)目雜志等,了解關于歷史各方面的知識,隨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庫存,這樣才能在上課過程中信手拈來學生喜歡的知識,也能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起學生的歷史思維和歷史體系。
這是對于歷史老師平常的歷史素養(yǎng)的累積,而在針對某一課時,更需要歷史教師充分備課,弄懂關于這一課上的每一個知識點,不打沒有準備的仗,不上沒有準備的課,這是一個老師對自己的基本要求。做到了這點,才可以在課上清楚明了的講清楚問題,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對教師產生一種很全面很萬能的崇拜感,因而對歷史產生興趣,認真學習。
二、重視歷史,培養(yǎng)信心。
作為歷史老師,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端正自己的學科位置,不能因為社會輿論和學生觀點就放低自己的位置,要做到自己重視自己的學科,絕不輕視。擺正自己的位置,強調歷史學科的重要性,這一觀念要滲透到日常教學中:許多歷史教師從不重視歷史的日常訓練,用陳舊的方法考試之前背誦讓學生產生一種厭惡感。根據(jù)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筆者采取每個單元后都進行一次單元測驗,并認真批改試卷,對于做得好的學生進行大力表揚。因為初中生仍然處于需要教師肯定和表揚的年齡階段,多多鼓勵可以讓學生獲得信心。不管歷史學科的地位如何,最終都是要面臨考試的,所以日常的考試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學科的重視,另一方面通過表揚,除了分數(shù)的表揚,可以針對某道題某一區(qū)塊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同樣進行表揚,讓學生們獲得一種肯定感,對于學習增強了興趣和信心。當然也可以適當?shù)囊恍┬〉奈镔|獎勵,讓學生們進一步對歷史產生學習興趣。
除了考試以外,還有日常教學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自行重視歷史,比如課前抽背。這一方法讓學生可以養(yǎng)成課后復習的習慣,改變考前才背書的觀念。另外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難度的問題,也讓差一點的學生培養(yǎng)起我也能背到,我也可以通過努力學好的信念。
三、探究教學,調動積極性。
初中學生通過多年的學習,已經具備了基本的問題分析能力和基本的常識觀念,知識積累和認知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可以獨立的提出問題和思考問題。所以在課堂上多設計一些需要思考的問題,例如給一些材料讓學生分析,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獲得正確答案。而不是一味老師教授或者書上找尋答案,通過學生思考,討論,分析,獲得的答案學生會在腦海里深刻的印象,而且在攻克一個有一定難度的問題以后,學生會在內心獲得極大的滿足感,得到老師和自己的肯定。在學生的思考過程中,一定要對學生多給予肯定,增強信心和學習歷史的興趣。
最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方法,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培養(yǎng)起了學生分析問題的方法,歷史解答問題的能力,和一定的歷史思維,這一點無論對于考試還是以后的人生發(fā)展都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四、語言風趣,貼合實際。
雖然初中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歷史思維,但是針對某些生僻的歷史概念也會產生茫然的情況,對于某些枯燥的歷史史實也會感到煩悶,除了要求歷史老師在上課之前充分準備以外,也需要教師用一些貼近生活的知識讓學生感受到淺顯易懂,深入淺出。比如:工業(yè)革命在英國產生的原因學生大多時候會覺得內容太繁瑣,筆者在上課過程中用“開一家面館需要什么條件”引入問題,學生們基本上都會分析出:市場,交通,技術,政策,勞動力等條件。針對這些條件再一一分析,學生就可以把該知識牢牢記住,就算不能記住,考試的時候也可以通過這一方法分析出需要條件。
五、結語。
除了上面所說的方法,其實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方法還有很多,比如各種情境導入新課教學:詩歌導入,故事導入,歌謠導入等方法。利用多媒體視頻和課本的圖片教學,還有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多帶學生參觀相應的歷史博物館,古跡遺址等方法。但這些方法都離不開作為歷史教師本人的積累,只有厚重的歷史知識積累,才能把這些問題融入歷史教學中,才能信手拈來,博古通今,以史為鑒。
老師要進行自我修養(yǎng),改變自己,讓自己提升,讓自己成為學生認可的人?教師需了解學生的需求,尊重學生,把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覺主動的學習歷史知識,真正的去了解歷史,吸納歷史?
初中歷史教學的大環(huán)境雖不盡人意,教師可以增強歷史學科的導研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讓學生成績切實提高?
總之,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進行自我學習,有學習的欲望,高效的課堂是教學發(fā)展的必然?
參考文獻:
[1]魯?shù)挛?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培養(yǎng)策略分析.2014.教育教學論壇
[2]趙英.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7(08)
[3]周曉明.激發(fā)興趣,提高能力——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7(04):96-97.
[4]于立軍.探究初中歷史教學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0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