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維秀
摘 要: 引導學生熟悉英語社會風俗習慣和行為模式,吸收英語語言文化和國際大環境相結合的企業文化、行為規范的精髓。通過語言學習文化,以文化促進語言學習,順應教育改革的趨勢,整合教育資源,產生整體教育效力。
關鍵詞: 英語教學;人文素養;培養策略
一、開發課程資源,挖掘人文因素
(一) 活化教材資源
教材是學習的核心資源。教師可對教材內容再加工、活化,使靜態的文字變成生動活潑的交際內容,使教學活動更加貼近生活。
比如,剛剛經歷過中考失利的新生在學習《鳳凰職教英語》Unit2“A Different School”時,如果直接沿襲傳統的講解和讀寫教學,只會增加學生對于英語的畏懼和厭倦。因此在 warm up 部分教師可以展示學校生活如師生風采、社團活動的圖片、視頻及文字介紹,將它們與教材緊密融合,做成活潑生動的課件,讓學生根據展示的視覺資源,用英語表達自己所熟悉的校園生活。在 reading and writing 和 further reading部分,教師結合教材內容,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 “How do you like your new school?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major?”引導學生在新的學校應該有新的開始,對自己要充滿信心,認識到“all the lessons are aimed at preparing the students for work in the realworld”,從而使學生進一步強化自我認知,養成對專業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認真規劃三年的職校生活,使自己在品德修養、知識技能、愛好興趣、社會實踐等方面有長足的進步,為成為一名高素質的一線技能人才做準備。
(二) 調整教材導向
根據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心理特點和教材的 實際情況,教師可以遵循學生人文素養的發展規律,對教材內容、順序、導向做適當調整。
如現實生活中發生了某件重要的事情,而教材 中有體現相關內容的單元,如果沒有較大的延續性 和難度,就可將該單元內容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比 如,中學生思維簡單直接,易受“江湖義氣”影響, 在學校,有時會出現聚眾滋事等不良行為,針對中 學生擇友意識薄弱,結合第二冊 unit2“Family and Friends”,可以組織學生“discuss what friendship is”,通過學習課文“Friendship Advice”,讓學生回顧自己的生活經歷,列舉實際案例,分析、介紹自己的好朋友 ,交 流 “how to cope with problems between you and your friends”等,讓學生了解朋友的真正意義,對學生進行人際關系教育,疏導學生的心理。
(三) 擴大教材視域
教師可根據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延伸和 補充,拓展學生學習和使用英語的渠道。中英語 教學“要根據職業發展需要,突出實用性,為學生使 用英語交際和學習專業英語創造條件”。英語作為一種外來語言,存在中西方語法、詞匯、表達方式和 內容等的差異; 另一方面,不可避免的傳遞著西方文化理念和價值觀,勢必在學生的精神世界里產生糾 結。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了解所學語言國家的文 化背景、風土人情,幫助學生識別語言的文化內涵, 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和全球意識。
二、優化教學手段,實現素養提升
(一) 強化聽力訓練,準確獲取信息
在商務英語專業課中,以課外補充課內、聽說并 舉,依托校園英語廣播,定期播放課文錄音和英文小 故事,培養學生的聽力意識和能力。原版英文電影、錄音錄像資料、電視英文新聞報道以及英語廣播等, 為提高聽力技能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教師鼓勵學 生課前收聽或收看各種英語信息資源,養成自覺學 習英語的習慣,并且寫出具體的書面筆記,然后進行每課前必行的“Duty Report”,可按次序每次安排三四個學生做大約五分鐘的英語匯報。其他同學則必須按要求準確記錄“DutyReport”的要點及說話者的看法、觀點、態度。
(二) 強化寫作能力,構建表達渠道
寫作教學是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良好渠道。教 師在選擇寫作主題時要進行嚴格的篩選,充分考慮 思想性人文性原則,使其利于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諸如 Tv - turnoff week( 不看電視的一周) 、Could I change my life? ( 我能改變自我嗎?) 、Together we arestrong( 團結就是力量) 、The key elements to ensurefuture success( 成功要素) 之類的作文對于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培養定會起到積極作用。
結束語:
人文素養是人文知識的積累與內化的結果,它 還包含著人的直接經驗體會以及環境對人的教育。在中英語教學中,必須將“使每一位學生的綜合語 言運用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堅持以學生職業能力發 展為主線”充分結合,肩負起思想教育、審美教育、思 維教育、人格教育等多項任務,突出其專業特點,強 化其職業素養的養成與積淀,使學生適應時代、適應 社會,獲取英語能力與健全人格的雙重通行證。
參考文獻:
[1]林麗君.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1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