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燕
【關鍵詞】 數學教學;整體單元;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6—0058—01
教學設計的成功與否決定了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要確保數學知識的完整性、系統性和科學性,教師就要從單元教學設計和實施入手,研究單元教學設計。單元教學設計就是設計者從一章或是一個單元的角度出發,統籌安排整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正確把握單元中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根據章節或單元中不同的知識點的需要,綜合利用各種教學形式和教學策略,通過一個階段(而不是一個課時)的學習讓學生完成對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單元的學習。
一、如何進行整體單元教學設計
1. 合理確定主題,進行有效整合。初中數學課程標準全國統一,但教材卻因地域的不同而出現了人教版、北師大版、蘇教版等多種版本。每個版本的教科書編排的理念和知識呈現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特點,各有優劣。因此,教師要深挖教材,研究教材,明確課程標準所體現的知識之間的聯系,并根據學生的特點,選取不同版本教科書中的精華,克服缺點,對知識進行重新整合和取舍。
2. 構建單元教學設計模型。一是分析教學元素。包括課程標準分析、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數學核心思想、重點難點分析以及教學方式分析。二是單元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為學生的“學”所設計的,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習目標的達成服務的。同時,教學目標的制訂應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進行思考。三是單元教學流程。給出課時的劃分,并加知識思維導圖,使本章知識結構更清晰。四是教學活動。教學活動的設計以課時劃分,包括活動內容、活動的組織與實施。設計教學活動開展的具體形式,包括學生學習方式,是獨立學習,還是合作學習,或者是建立在獨立學習基礎上的合作學習,或者是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獨立學習等方式。教師活動的開展包括提問或提出任務、組織合作學習、組織交流、講授等方式。活動材料的準備,包括如學具(寫明具體材料、數量等)、教具、課件等。活動設計一定要有設計意圖的說明,為教學活動和活動的組織實施進行說明,說明的出發點是分析它們是否促成了學習目標的達成。五是教學評價設計。主要是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它包括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問檢測不同層次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和課堂教學形成性測試和總結性測試的設計。
二、整體單元教學設計的實踐
1. 單元教學設計有助于學生知識結構的建構。對學生來說,單元教學設計的優勢在于打破了個別知識點之間的壁壘,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循序漸進,不但關注如何讓學習者掌握個別的知識點,同時也重視讓學習者理清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識體系和更加堅固的知識結構。會讓學生對一個模塊或一個單元的知識有一個系統的理解,讓學生能夠知道本單元在初中數學中的地位以及與前面學過的章節和后續章節的聯系,并使其知識、智能、情感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發展。
2. 單元教學設計有助于教師對教材的整體把握。對教師來說,做好單元教學設計,有利于教師從整體把握教材,解讀教材,把握章和單元的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會讓教師知道在什么時候講到什么程度,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循序漸進,會讓學生對一個模塊或一個單元的知識有一個系統的理解,讓學生能夠知道本單元在初中數學中的地位以及與前面學過的章節和后續章節的聯系。
總之,單元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工程,認真研究單元教學設計及其實施等問題,既能搞好新課程實施,又能實現新課程方案向“教師的課程”的轉變。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