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媛媛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思維導圖教學在教育領域備受關注。它將抽象的思維過程轉化為具體形象,利用圖片、文字等形式引導學生的思維不斷發散。教學實踐中,恰當運用思維導圖模式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思維動態,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法完善教學過程,從而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開拓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 思維導圖 策略方法
思維導圖最先是由英國托尼?博贊提出的一種可視化的知識表征工具,它通過可視化的直觀形象的圖式來組織和表達知識,梳理各個概念之間的關系,對知識點和思維過程進行記錄,幫助學生建立新知識與原有知識體系之間的連接。新課改小學英語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新單詞與新句式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通過思維導圖教學方式幫助學生系統構建單元知識,課本知識,在學生頭腦中對英語教學各模塊形成整體概念,是值得每一位小學英語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通過從詞匯教學、文本語篇教學兩方面簡單論述下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希望對一線教師有所幫助。
一、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單詞識記方面的應用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英語單詞就好比是整個英語學科的“壘土”,作為英語學習的基礎,詞匯教學被認為是英語語言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詞匯水平的高低關系到整個英語學科的學習,因此,教師必須重視起學生在英語單詞識記方面的教學。由于小學生年齡心理特點加上傳統教學方法,學生普遍認為單詞識記比較枯燥,而逐漸喪失掉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運用思維導圖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興趣,引發學生總結和歸納,有助于提高學生記憶單詞的效率。比如,在學習六年級關于動物的單詞時,我發現袋鼠、浣熊、駝鹿的拼寫中都含有“oo”,因此,我借此學習機會總結歸納了它的發音及分類,在課上引導學生思考,簡單總結出以下思維導圖:
同時,讓學生在課下補充拓展,總結梳理小學內所有帶“oo”的單詞及他們的發音標準是什么,詞義是什么等。這樣,通過圖文并茂的思維導圖學習構架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將新舊知識進行聯系,采用聯想式記憶更好地記憶歸納相關單詞,比傳統的死記硬背有效很多。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文本教學方面的應用
傳統的小學英語課堂更加注重對學生對單詞和句子的教授,學生學習英語更多的是為了考試。升入高年級,很多學生發現單元中的重點教學文章篇幅較長,難度加大,學生逐詞逐句翻譯后仍然不能達到較好的理解。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思維導圖教學的合理運用能夠加強學生對整體文章的分析和把握,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學習五年級Special days課文時,我運用思維導圖架構課堂教學,首先復習舊知識,將之前學過的12月份請同學回顧復習,為新課學習作鋪墊,然后確定思維導圖的中心詞匯,即special days,通過一步步引導學生節日的時間設計如下思維導圖:
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讓學生分組討論探究,每一個特殊節日時人們都會做什么?讓學生在我的引導下一步步完善拓展成具有特色的完整導圖。除了引導學生理清課本語篇脈絡和知識結構,我鼓勵學生們不要局限于文本內容,拓寬思路,對不同的節日活動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可以用簡單的英語詞句旁注自己喜歡某個節日的原因,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習認知工具,對于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好地構建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有重要作用,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更新教學觀念,不斷創新思維導圖教學方式,以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小學英語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運用[J]張翠珍,課程教育研究,2016(12)
[2]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白俊萍,中國校外教育,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