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果鮮
【摘 要】語文閱讀教學旨在增強學生的基礎知識儲備并加深對漢字的理解記憶與實踐應用能力,主要包括課堂閱讀教學和課外拓展閱讀教學兩部分,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學習興趣和自主閱讀習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的內涵,從而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和質量。特別是在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學學科的教學愈發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為此,我們應當根據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出發制定閱讀教學計劃,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本文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探究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閱讀能力 培養策略
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其學習是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考查和文章深層次的情感體驗,有利于學生提高自身的精神情感境界和語文素養,并增強語文寫作的素材積累。然而受到學生年齡認知水平的限制以及興趣愛好等因素的影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鑒于此,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學生閱讀興趣、知識積累、語言表達和情感體會等方面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質。筆者就此進行分析探究,希望對今后的語文閱讀教學有所幫助。
一、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進行閱讀教學,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小學時期支持學生不斷學習進步的最主要的動力來源,因此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實踐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自主探究閱讀興趣,這樣才能夠保障閱讀教學的高效進行,但受到學生認知能力以及性格特點等因素的限制,小學語文閱讀的效果并不理想,加之閱讀素材的語言文字十分深奧,不利于學生的理解,打消了學生的閱讀學習的積極性。為此,教師可以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進行閱讀教學授課,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閱讀興趣。
例如:在課文《二泉映月》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電子白板上為學生播放《二泉映月》的二胡獨奏片段,投影泉水和月光的圖片創設相應的閱讀教學氛圍,同時對阿炳的人生經歷進行簡單介紹,以此來激發學生對課文的自主閱讀興趣,提高閱讀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此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播放《魯濱遜漂流記》的影視資料片段,通過動態影視的形式為學生展現魯濱遜在荒島上堅強求生的歷程,營造出良好的課堂閱讀教學氛圍,激發學生進行自主閱讀《魯濱遜漂流記》這一經典文學著作。
二、挖掘閱讀教學素材中的情感精神,增強閱讀教學的情感效果
語言文字是人們文化傳承的主要載體,而文學作品則是人們思想情感的表達和寄托,為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活動進行積極的引導,幫助學生深層次的體會到文章中作者的情感精神,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增強閱讀的情景化,創設出良好的閱讀情境,進行情感渲染,提高學生的文化精神。
教學案例:在課文《木蘭從軍》的課文閱讀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將閱讀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為學生的自主閱讀學習留出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帶領學生通讀一篇課文后,強調其中的生字生詞,然后學生自主閱讀學習,通讀全文對課文表達的內容有初步的了解。教師要及時的進行引導和講解,幫助學生深度體會到文中蘊含著的“孝”文化精神,花木蘭因為母親年老、弟弟年齡幼小,便替父從軍出征,最終衣錦還鄉。課文雖然講述的古代的故事,但其中包含著我國傳統的優秀文化精神,即“孝”文化的精神,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滲透,提高學生的精神情感世界。
三、豐富閱讀教學內容,進行拓展性的課外閱讀教學
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和學習的主要途徑,也是學生增長知識的主要來源,但僅靠課本教材中的素材無法滿足學生的知識增長的需要。鑒于此,教師應當積極開展拓展性閱讀教學,增加學生的知識知識儲備和寫作素材的積累。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還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學習習慣。
例如:在課文《三打白骨精》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可以為學生播放相關的影視資料,生動形象地呈現出孫悟空的嫉惡如仇、唐僧的迂腐和豬八戒的膽小怕事以及沙僧的木訥無言,課文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到西天求取真經并歷經磨難的故事。在完成課堂閱讀教學任務后,可以為學生推薦《西游記》的原著閱讀,激發學生對我國古典名著的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語文作為語言類學科,其學習對學生的閱讀理解、文學創作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語文知識的學習不是單一的,各個部分之間具有關聯性和相互作用性,因此教師可以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結合,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教學案例:在《蘋果里的五角星》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寫一篇“不同角度,不同的景物”為題的300字左右的作文,課文講的是孩子橫向的切蘋果發現了一個五角星,而我多年來卻從未想到過蘋果也可以橫著切,因此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事物,就會發現不同的景色和美。
此外,在課文《夾竹桃》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完成閱讀教學任務后,分析和鑒賞課文的描寫手法,寫一篇400字左右的關于“花”的作文。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結合,有利于學生牢固地掌握和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同時充分發揮語文的語言情感表達能力。
綜上言之,小學是學生習慣養成和興趣培養的關鍵時期,語文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部分,對學生閱讀習慣養成以及語言和情感表達能力的提高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我們,應當根據素質教育改革理念,制定出高效合理的閱讀教學方案,借助多媒體教學設施,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豐富閱讀教學內容,積極開展拓展性閱讀活動,并加強閱讀教學過程中的德育教育滲透,將寫作教學和閱讀教學相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課外語文,2016(08):31-32.
[2]李朦.探究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06):65-66.
[3]周建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生活教育,2016(02):51-52.
[4]姚雪蓮.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語文學刊,2015(0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