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
摘要:政治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和精神世界,一名優秀的政治教師應當改善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印象,激發學生對學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記憶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反思;教學設計
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育對人的一生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政治教學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基本的政治觀念,樹立正確的三觀,培養學生的政治修養,從而成為一名能夠有利于社會發展的合格公民。當代的政治教學存在著教學死板;教師的教學僅僅為考試服務等教學問題。本文將對新課標改革下高中政治教學質量的優化與提高進行一個簡單的探索與反思。
一、改善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印象,激發學生對學科的學習興趣
政治就像一位仙風道骨、深不可測的行者,讓很多學生望而生畏;政治就像一位侃侃而談、憂國憂民的老人,讓學生觸不可及;政治就像一個碎碎念的唐僧,讓學生感到乏味枯燥。高中眾多學生對政治的印象都“不好”。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第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上缺乏創新,喜歡照本宣科。第二,教師缺乏一定的語言技巧,說話一板一眼。第三,教師的政治教學缺乏“地氣”,讓學生常常感到政治觸不可及。教師的教學應該讓政治走下神壇,走進學生的生活,不斷提高政治的實用性、趣味性、平易感。
(一)提高授課的語言技巧
很多政治教師在講課時都喜歡照本宣科,說話時一板一眼,導致上課氣氛死氣沉沉。加之政治書本中有許多專業術語,內容沉悶乏味,學生對政治學科難以提起興趣。興趣的缺乏可能延伸為厭棄的情緒,從而進一步影響學生的學習心態和學習情感。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盡量避免照本宣科,學會對書本內容進行擴展和延伸,采用一些有用的語言技巧,裝點和修飾書本的內容,從而提高課堂的質量和水平。教師在教課時,要保持適當的語速,不能過快,導致學生無法識別教師的授課內容;不能過慢,導致學生無所事事。語調不能在一個水平線上,要有一定的波折,避免學生昏昏欲睡。
其次,政治課本中有很多概念性的內容,教師在授課時盡量對每一個術語進行一個拓展。比如,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教師在講解這個名詞時,應該給學生詳細解釋無差別的含義,為什么是無差別,與學生概念中的價值的區別。另外,教師在講課時,還可以舉一些實例、采用類比的手法將深奧空洞的課本內容變得淺顯易懂、深入淺出,并且充實豐富課堂內容。語言技巧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教師要有自己的語言風格,并且這種語言風格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有聽課的意愿。這種語言風格可以是樸實的、幽默的、生動形象的,盡量避免枯燥乏味。
(二)提高政治的生活感和實用性
高中政治在很多學生眼里是高大上的東西,因為政治包含了太多理論的東西,而教師在講課時,對理論的“使用”缺乏一個深入的說明,導致學生認為政治是無用的。因此,教師在授課時要盡量讓政治親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個人經歷,領悟政治的有用性。比如政治生活中,學生可以了解到當代社會的基本形式,我國的基本的政治制度;經濟生活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的經濟策略,當代社會的經濟形式以及基本的經濟要素和概念;哲學對于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哲學可以指導學生的精神世界和實際生活。教師在教學時要多舉一些實際的例子,讓學生接觸一些社會新聞,關注一些時事熱點,學會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從而充實自我認知,提高學習的興趣。
二、提高記憶的有效性
政治科目離不開記憶,記憶是政治教學中的重頭戲,但是引導學生正確的記憶書本內容卻是很多教師教學上的盲點。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避免學生盲目的記憶知識點以及死記硬背,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要有一個全局觀和局部概念,既能“庖丁解牛”也能“管中窺豹”。首先,教師必須為學生的記憶做好一個準備工作。記憶必須建立在一個可靠的基礎上,學生記憶要以書本內容為記憶的基礎。另外,教師要為學生記憶的內容搭好一個知識骨架,讓學生能清楚的知識體系和知識脈絡,能夠清楚的了解課本內容的單元題目、課題、框題、題目。比如,在記憶政治生活時,學生能夠站在不同的主體記憶內容,也能詳細闡述每一個主體的細節。
其次,教師要傳授學生一些記憶的方法,讓學生在記憶的過程中能夠減少情緒的消耗,能夠獲得一定的正反饋。記憶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夸張記憶法,關鍵詞記憶法以及艾賓浩斯記憶曲線等。不管教師在教學上采用哪種記憶方法,都應當建立在學生自愿、理解知識的基礎上以及能夠有間隔地重復回顧。有間隔的反復提取記憶是一個促進學生不斷理解知識的過程。正如我們所知道的,死記硬背是在短時間之內重復的去記一些知識,這樣學到的知識往往是不長久的。知識在大腦中沒有辦法很好的組織起來,也沒有辦法轉化為自身的知識點,更沒有辦法用來作出推論和解決新的問題。只有當學生理解一個知識點,讓這個知識點在學生的大腦中變得有意義的時候,這個知識點才能在學生的學習中真正起到作用,才能夠長久在頭腦中保存下來,成為學生大腦中知識大廈的建筑材料。所以教師要學會幫助學生有間隔的進行知識的回憶,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三、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
開展政治教學的基本目標是讓學生了解一定的基礎知識,而核心目標是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常常淺嘗輒止,不能將政治教學深入到一個新的境界。學生學習知識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在一定程度上它能夠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當將教學更進一步,不斷提高教學的水平。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有意義的書籍,比如,經濟類的《新帝國主義在中國》;政治類的《民主的細節》;哲學類的《西方哲學史演講錄》等。另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有意義的電影或者舉辦一些有意義的政治活動,從而開拓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精神世界和學生的政治素養。
教育是一束陽光,照亮每一個靈魂,教育是一個指路牌指明探險人指明探索之路,教育是一朵蒲公英隨風傳播種子。教師是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伴隨學生成長,開啟學生啟蒙之路。政治教師應當不斷發展自我,提高個人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緊跟時代潮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從而讓學生致力于一個更為廣闊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