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本永
摘 要:小學是數學知識學習的基礎階段,這一階段的數學學習非常重要。但在實際教學中,都存在眾多的數學學困生,給數學教學帶來了眾多的困難。對此,本文在分析數學學困生產生原因的基礎上從要尊重和接納學困生、培養其數學學習興趣和注重學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談本人的轉化工作體會。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自信心
小學數學知識邏輯性較強,學生個體差異性也較為明顯,因而小學數學學困生問題十分嚴重,影響了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下面就如何激發學困生數學學習興趣,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轉化學困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談幾點自己的粗淺看法。
一、小學階段數學學困生的主要表現
小學數學學困生通常難以理解數學的關鍵性概念,學習進度緩慢,對教師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布置的練習漠不關心。缺乏積極思考的動力,不肯動腦筋,對知識點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認為數學知識過于復雜難懂,難以真正實現有意義的學習。寫作業也往往馬虎應對,或解題過程沒有步驟,或遇難不究,抄襲了事,更不能說出作業運用到的知識點和正確評價自己的作業、試卷。課堂上,則注意力不集中,出現開小差,打瞌睡的現象,不與老師及其他學生互動,經常逃避回答問題和與同學、教師之間的交流。久而久之,不愿主動參與數學教學活動,更無法通過體驗認知感受數學學習的快樂。總之,小學數學學困生缺乏獨立性、自信心,背著沉重的包袱硬著頭皮去學習,死記硬背、不求甚解,數學知識運用能力較差,整體學習效果不佳,甚至有的學生干脆自暴自棄。
二、要尊重和接納學困生
一般來說,學困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自信心是不足的,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是由一系列的挫折、失敗而造成的。他們往往因數學成績差而羞愧,怕見數學老師,更不會主動問老師問題。久而久之,問題愈積愈多,思想包袱愈來愈重,學習就越來越困難。因此,教師對學困生要抱有真誠、摯愛、平等、尊重的態度,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進而順利對之實施轉化。我經常為后進生提出一系列的通過努力可達到的小目標。達到目標,予以肯定,讓他們與優生一樣隨時感受到學習進步和成功的歡樂,感受到自我力量的存在,感受到自己并不比別人差,以強化自尊自信。對待學困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諄諄誘導的方法,從起點開始,耐心地輔導他們一點一滴地補習功課,讓他們逐步提高。教師平時就要主動的接近他們,找機會和他們交流,與他們交朋友,多給他們關心并且充分理解、尊重、保護學生的意愿、愛好、興趣和特長,有成績要及時表揚,有困難要熱情幫助,讓他們永遠生活在“希望之中”。一個人有了自信心,他就會看到前途,有所追求。他就會勤奮努力,即使是成績差些,暫時落后,他也會抬起頭來朝前邁進的。
三、加強對數學學困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小學數學學困生正是由于其本身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才導致學習上的困難,因此,要想提高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學習成績,首先要激發學困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教師在授課時教法上應不拘一格,靈活多樣,并力求增強趣味性。講課時要注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盡量分散難點,要考慮學困生的接受情況,必要時放慢講課節奏。特別是語言上應通俗易懂,盡可能地采取直觀教學,可以借助教具或多媒體等形式,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例如,在講“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時,我們可以通過幾組不同長度的三條鐵絲,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問哪幾組鐵絲可以組成三角形,能組成三角形的三條鐵絲之間有何關系?從而引導出上述性質。也可以通過創設商店、市場等教學情境,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在講解“購物”中的相關例題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元、角、分,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讓每個小組中的一名學生扮演超市售貨員,其他學生分別拿面值一元、五角等不同額度的人民幣購物。通過這樣的模擬活動,學生可以更加輕松地掌握元、角、分的關系,也能更好地解決這類數學題。
四、注意培養學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困生的個體差異性,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避免給學困生施加壓力。給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創造一些成功的機會,則容易使學生從成功中品味到努力的價值,學習起來精神飽滿、信心百倍、興趣十足、輕松輸快。就是很少感到成功的喜悅,學困生也就更容易自暴自棄、喪失信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給學生創造一些成功的機會,比如課堂提問,要告訴學生可以不會,但是必須知道教師所提出的問題。當被提問的學困生無法回答時,教師要求其重復所提問題,并對學困生的認真聽講給予表揚,從而在吸引學困生注意力的同時,避免其因無法回答問題而產生自卑感、挫敗感,使其感受到數學學習的輕松愉快。在課堂作業中題目的配置應有一定限度,使程度不同的學生各有所得。要注意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轉化,督促他們認真完成布置的作業。教師要注意克服急躁冒進的情緒,避免對學困生加大、加重作業量的做法。對作業做得較好或作業有所進步的學困生,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在考試檢測時,也要注意培養后進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要有意識地出一些較易的題目,讓他們感覺到自己并不是很差,使他們意識到自己也可以學好的。當然,在考前也應對學生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對學困生知識的薄弱點進行個別輔導,這樣還可使有些學困生經過努力也有得較高分的機會,讓他們有成就感,逐步改變他們頭腦中在學習上總是比別人差一等的印象。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有針對性地盡可能給學困生提供表演機會,教師應及時充分地肯定他們的一點一滴進步和成績,使他們對自己取得的成績有一種獨特的成功快樂和恰如其分的自我欣賞和陶醉。
參考文獻
[1]石德夕.解析小學數學學困生認知結構與課堂教學管理模式[J].教育界,2017,07.
[2]張菊.小學學困生在數學學習中的轉化微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