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躍
摘 要:情感教育是一種新型教育模式,情感教育的核心是利用情感對學生學習產生一定影響,鼓勵學生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學習增添動力,尤其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具有較好的教學效果,不僅能夠提高學習效率,還能夠塑造學生品行,使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課程要真正做到關注學生的健康意識、鍛煉習慣和衛生習慣的養成,將學生健康貫穿于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情感教育;初中體育;融入
情感教育作為教育過程中的一部分,關注的是學生的態度、情緒、情感、信念以及價值觀等方面,從而促進學生的個體發展和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
一、課堂上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進行情感滲透的關鍵
對于一周三次的體育課而言,學生跟教師的交流較少,師生關系比較疏遠,這樣對于體育教學中的情感滲透具有一定的制約作用。學生對教師缺乏尊重、崇拜、信任和學習的態度,因此,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也較小。而體育教師與學生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主要在于把握課堂上的時間,在體育課堂上,教師在教授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可以加入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營造活躍、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通過良好的課堂互動就有利于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形成。除此之外,教師教學的語言、語氣、態度等方面都影響著師生的關系,因此教師要十分重視課堂上的寶貴時間,通過課堂互動來加強師生關系。
二、培養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
傳授知識,運動技術和培養情感是教學過程中緊密聯系的三個方面。在體育教學中,應當讓學生在教學和訓練的過程中接受情感教育。做到教學內容的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一。為此,教師必須認真學習,深入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在制定教學目標的同時,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情感教育目標,并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尋找知識與情感的結合部,要講清講透,讓學生弄懂弄通。
三、要培養學生愛好體育運動的情感
傳授知識、運動技術和培養情感是教學過程中緊密聯系的三個方面。在體育教學中,應當讓學生在教學和訓練的過程中接受情感教育,做到教學內容的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一。為此,教師必須認真學習、深入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在制訂教學目標的同時,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情感教育目標,并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尋找知識與情感的結合部,要講清講透,讓學生弄懂弄通。例如,通過講述體育鍛煉對人體的益處,體育競賽如何為國增光、為國家贏得榮譽等問題時,要讓學生從中體會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和對體育課的情感;通過教師的示范和學生的練習,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尊重事實的態度和為贏得榮譽而刻苦訓練的決心。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用正常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
師生關系融洽,課堂氣氛和諧,學生的學習興趣便會油然而生,在體育教學訓練中,情緒低落往往導致傷害事故頻頻發生。
1.教師應在課前檢查和調整自己的情緒,教師也是人,人就會有七情六欲,在生活中教師也會遇到各種不順心的事情,情緒肯定不良。所以課前教師一定先檢查自己的情緒,發現情緒不良時,一定要理智的進行克制,及時調整情緒、
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自己的儀表,言行一致,體育教學中教師著裝應該整齊、清潔、樸素大方、儀表、動作都要注意一個“美”字。要落落大方、精神抖擻,又要顯示威嚴,教師在課堂生的一舉一動都要中規中矩,舉手投足都要給學生一個美的感覺,讓學生感到羨慕。這樣就可以用教師的行為舉止感染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和道德情操
體育的重要魅力就在于激烈的競爭性。參加體育活動,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在競爭過程中,通過積極響應規則的約束,使學生認識到“公平競爭”不僅是體育競賽的宗旨,也是在學習、生活中必須遵循的宗旨,更是在社會活動中必須遵循的宗旨。合作意識是整個國民素質中較為薄弱的一種意識,尤其是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習慣了以“我”為中心,惟“我”獨尊,常以“放大鏡”看別人的缺點和自己的優點,這就導致了許多初中學生缺少合作意識,往往我行我素,對他人、對社會缺乏責任感,甚至是漠不關心。合作意識很難通過講座或討論的形式得到培養,它需要通過人與人的交往活動、通過共同完成任務、對各種結果的經歷以及成果共同分享和責任共同承擔的關系去培養。體育教學在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方面顯示出了它的特殊作用,許多訓練項目、競賽活動,如籃球、足球、排球、接力、拔河等,體育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和同伴一起合作的意識,讓他們體會一起流汗、相互協作并在競爭中獲得勝利的喜悅,這對他們在將來的工作中分擔責任、為共同完成工作目標、增強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等都會起到較大的作用。面對著每一個艱難的決定,我們所依靠的是內心的力量。人的意志力是無限的,并具有創造性社會價值。意志堅強者能克服任何障礙,創造出任何奇跡;意志薄弱者缺乏明確的目的和堅強的奮斗精神,情緒低落,隨波逐流,終將一事無成。因此,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必須把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放在重要的地位。體育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活動過程,從開始到結束都有著嚴密的組織和嚴格的紀律。
總之,體育教師教書育人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思想變化,恰當地運用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情緒、興趣、注意力等心理活動和思想問題,把握時機,因勢利導,合理安排生理、心理負荷。采用適當的教學手段,情智交融,提高體育學習的效果,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將使學生獲益久遠。教師要全面考慮學生的特點,不僅從教學方法上,也要從情感上照顧到每一個學生,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所有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志民.體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23.
[2]楊蘇琴.體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山西教育(綜合版),2004,24.
[3]冉孟玲.談情感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09,10.
[4]冉孟玲.談情感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文理導航(上),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