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
摘 要: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即“生本教學”,基于這個前提下教師在教學高中數學時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各項教學內容是高中數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將學習數學培養成為高中生的一種習慣、興趣,滿足學生學習需求,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學習能力,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生本教學;高中數學;教學習題
一、“生本教學”的重要性
學習的主動權在學生,學習的主體也是學生,教師是引導和輔助學生學習的領路人?!吧窘虒W”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體,要求教師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研究出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使教學貼近學生的意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不是為了誰學,而是自己要學,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同時,“生本教學”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生本教學”下高中數學習題教學中的注意事項
1.把握學生情況,針對性命題
“生本教學”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中心,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應當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依照學生的學習情況科學命題,幫助學生鞏固基礎和掌握知識點。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在給學生命題時要注意命題應當分出等級,簡單的題目是為了幫助學生鞏固基礎,中等的題目是幫助學生拓寬思路,加深理解,而難題是為了幫助學生真正掌握知識點,達到教學目的。
如在教學等差數列過程中因為基礎知識點易懂,學生理解快,那么簡單的題型可以減少,由中等難度的題型過渡到難度比較高的題型。等差數列的定義是:“一般的,一個數列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空的前一項的差等于同一個常數,那么這個數列就叫作等差數列,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強調等差數列的定義,讓學生理解等差數列并不難,可是為了讓學生更進一步地掌握等差數列,就需要多做習題,讓學生記下等差數列的公式和使用方法。
2.鍛煉思維邏輯,思路拓展延伸
思維邏輯是學習數學中必不可少一個概念,要強調“生本教學”就要考慮到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的好壞,高中數學對思維邏輯能力要求較高,如在二次函數內容中就要求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較強,要根據二次函數的特征進行分析解題,從最基本的y=x2延伸到y=ax2+bx+c(a≠0)等二次函數的性質特征,同時要掌握二次函數圖像的畫法,引導學生學會數形結合。二次函數不等式、解析幾何、數列、復數等都有著廣泛的聯系,是高中最重要的函數內容,容易與這些知識點結合形成較為復雜的綜合題目,所以要求學生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數,開拓思路[1]。
3.結合實際生活,培養學習興趣
高中數學因為其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會,這讓學生在學習期間感覺枯燥、乏味,間歇性產生消極情緒,不利于學生學習。針對“生本教學”以生為本的理念,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實際生活,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一味地傳輸教學達不到理想的教育目的。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命題應當聯合實際生活出題,讓學生產生習題與自身密切相關的認知,從而產生學習興趣。例如,統計與概率的命題可以從主觀上最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從而達到教學目的[2]。統計與概率學是最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知識點,且在出題中統計與概率學多數是選擇填空題以及最后的應用題與其他知識點結合,貼近生活的題目能幫助學生增加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結語
“生本教學”的中心是以學生為主,命題思路和教學方式要盡量貼近學生的想法和需求,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增加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積極性,對學生學習數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3]。高中數學習題內容涉及的知識點多,由簡單的知識點結合成大題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也多,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結合生本教學的定義進行全面設置,使教學過程保證學習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殷 偉.“生本教學”下高中數學習題教學中的注意事項[J].學周刊,2017(6):233-234.
[2]張 勇.生本教學在高中數學習題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新課程導學,2017(24):67.
[3]顧黃兵.“生本教學”觀照下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策略淺析[J].數學教學通訊,2017(24):63-64.